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30日電 2022年除夕夜,三星堆重量級文物“青銅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因其面目夸張、造型奇特、鑄造精良,自出土以來,這件來自3000多年前的文物就引發諸多關注。這些罕見獨特的瑰寶們,不僅開啟了通往古蜀文明的大門,更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起源。

30日晚,由四川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大型考古紀錄片《古蜀瑰寶》將勾勒出古蜀文明更為清晰的演進脈絡。該片將于3月30日至4月1日每晚8時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四川衛視21時15分同步播出。
2020年,四川廣播電視臺和鳳凰衛視聯合出品十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開啟了巴蜀傳統文化的尋根之旅。作為《蜀道風流》的姊妹篇,《古蜀瑰寶》是四川廣播電視臺對于史前古蜀文明的生動梳理和嶄新詮釋。
在《古蜀瑰寶》之前,單講三星堆的紀錄片不少。但如此系統地以四川三星堆為原點,以4k超高清影像方式為依托,以60余位專家的學術觀點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支撐,全方位系統梳理長江中上游地區的史前文明,在國內尚屬首次。

據悉,《古蜀瑰寶》系統梳理古蜀文明。2021年2月1日,在五號坑內,出土了一張金箔片。鏡頭下,完整的金面具發現、挖掘、保護和研究過程被記錄下來。從紀錄片中,觀眾將清晰看到考古工作者們用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手段發掘六個祭祀坑的完整過程。
回望來路,更能體悟出古蜀文明開放多元、包容互滲的文化姿態和傳承有序、延綿不息的生命脈搏。要探尋古蜀文明從何而來,到達何種高度,又去向何方,需要不斷尋找、不斷探索、不斷求證。
營盤山與馬家窯兩地的彩陶為什么會在外形和圖案上存在相似性?復原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就能了解古人的食譜及生業形態?古蜀文化曾經走向越南甚至更遠的東南亞地區嗎?在古蜀人遠行的旅程中,又留下了哪些故事?
帶著這些問題,帶著專業的設備,攝制組和考古專家們跨越萬里,在山海之間追尋著蜀人的腳步。通過對各個遺址的文化與文物的比較,對氣候和植被的試驗,對古道沿途留存遺跡的尋訪,逐漸理清古蜀文明的發展、成長、演進與融合的脈絡。
據介紹,該紀錄片的珍貴之處在于讓觀眾和考古專家一起實地探尋散落在各地的文化遺址,厘清古蜀文明的演進,回望中華文明的起源,從而能夠站在更加宏觀的視角,讀懂遠古中華的文化版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