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7日電(吳平華 莊歌爾)17日,四川省宜賓三江新區舉行“芯出宜賓 智見未來”鄧中翰院士工作站成果發布會,據悉,此次“星光智能三號”芯片的正式發布,標志著宜賓SVAC國家標準物聯網系統應用示范及產業基地在SVAC國家標準體系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星光智能三號芯片具有4K/60幀高清視頻編解碼能力,支持GB35114標準規定的身份真實、數據安全和真實性保護等功能;同時它內置高達4Tops算力的NPU,可實現包括視頻結構化分析等人工智能算法的實時計算,相關技術成果具有原創性,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全國政協委員鄧中翰介紹,星光智能三號芯片系列產品成果是我國在核心芯片領域自強自立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該芯片實現了高能效結構化編解碼和信源級加密計算,具有前端智能處理、多維信息融合、內生安全機制等技術特性。是在“高能效多核異構可信感知雙模編解碼芯片技術”基礎上進行研發該技術面向新一代視頻智能感知體系,同時滿足高效能、低功耗和低延遲等苛刻要求,為大模型時代的視頻智聯感知體系提供了強大的“中國芯”。

宜賓是全國首批,四川省唯一一個GB35114國家標準示范城市,中星微技術將依托宜賓SVAC國家標準安防物聯網系統應用示范及產業基地,賦能合作伙伴研發,實現基于SVAC標準和星光智能芯片的產品在公共安全、電力、能源、水利,數字經濟、車載電子、家庭消費等行業大規模應用。
鄧中翰院士工作站運營以來,完成授權發明專利4件,新受理發明專利11件,獲得軟件著作權15件,依托院士工作站企業創新平臺成功認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完成了ISO標準體系申辦。目前,工作站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名、高級工程師14名,博士6名、碩士13名。
據悉,中星微技術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將宜賓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宜賓良好的產業布局的有力支撐下,攜手SVAC+生態伙伴面向視頻產業發展需求,持續增加研發及產業化投入,進一步降低芯片尺寸及功耗,精進工藝,優化應用工具鏈,適配更多人工智能(AI)算法,逐步向低功耗車載、便攜移動視頻記錄儀以及嵌入式USB相機等產品應用延伸,實現由固定端向移動端的逐步覆蓋,在視頻感知芯片領域進一步占據市場領先位置,筑牢可信可控基石,引領我國視頻安全及智能化應用產業持續蓬勃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