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白金屬外觀
● 8個旋翼有序分布于兩側翼展
● 巡航速度約248公里每小時
● 最大航程可達200公里
● 后續投入運營后,將在300米左右的城市上空飛行
“飛行汽車”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繼近日成都高新區企業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飛長空)“官宣”成功完成全自研戰略產品——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AE200機型的全傾轉過渡飛行實驗后,6月23日上午,在沃飛長空飛行試驗場地,AE200驗證機順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線傾轉過渡等系列飛行試驗所有科目,成為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完成該類試驗科目的eVTOL企業。
該進展標志著AE200機型二階段試飛圓滿結束,實現了沃飛長空研制的飛行汽車各種關鍵技術指標達成,尤其對核心系統功能和各類安全系統的驗證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為以后的量產機型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首次對公眾全方位展示
AE200驗證機全傾轉飛行試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沃飛長空首次對公眾全方位地展示AE200驗證機全傾轉飛行試驗。
在沃飛長空飛行試驗場,記者見到了AE200驗證機全貌。黑白金屬外觀,8個旋翼有序分布于兩側翼展,看上去頗具科幻感。
沃飛長空戰略市場總監費嵐介紹說,AE200是一款5-6人座級的飛行汽車,其巡航速度約248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可達200公里。后續投入運營后,將在300米左右的城市上空飛行。
從技術路線來看,所有的飛行汽車分為三大類:多旋翼、復合翼以及傾轉旋翼,三者研發難度依次遞增。AE200就屬于傾轉旋翼構型飛行器,明確了“八軸內四傾轉”的適航新構型。這是一種將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融為一體的新型飛行器。
以記者現場見到的飛行試驗為例,當AE200驗證機上升時,八個槳全部朝上,到達預定高度后,中間四個槳會傾轉下來變成四個推進槳,驅動飛行汽車水平飛行。降落時,八個槳又會全部朝上。相對于多旋翼或復合翼構型的eVTOL,傾轉動力形式不攜帶“死重”飛行,因此能夠有更高的巡航效率,實現更快的飛行速度和更遠的航程。
“沃飛長空攻克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逐步有序地拓展飛行包線與運行邊界,傾轉角度從90°到0°,再從0°到90°,完整呈現了全傾轉構型的動態飛行實況。”除了技術,適航取證是航空器最終實現商用的先決條件。費嵐說,AE200二階段試飛的圓滿成功,鎖定關鍵核心技術,將為下一步產品量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AE200型號適航合格審定工作正穩步高效推進,還將進行一系列試驗與試飛。比如高溫、低溫等各類極限環境的考驗,最大時速飛行與剎停、各種應急故障的可靠處置驗證等工作,只有完成這些考驗之后,才能拿到民航部門頒發的適航證,進入量產和投用。
屆時只需在APP上輸入目的地
便可預約打“飛的”
不久前,成都市城市低空載人出行驗證飛行“首飛”順利完成,打通了城市低空出行航線運作流程。包括“一市兩場”(同一城市雙機場互飛)、機場-市區、市區-景區等航路。借此機會,跑通了城市低空出行服務實施的全流程,包括空域申請、通航報備、場站建設、交通協調等領域,為未來以AE200機型為代表的eVTOL商用模式奠定了基礎,讓市民對打“飛的”出行充滿期待。
沃飛長空正是此次驗證飛行任務的執飛主體企業。“跑通航路和各類運營流程后,又對公眾展示了AE200的最新飛行狀態,這代表我們不但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制造,同時和合作伙伴、相關管理部門一起,積極布局未來電動化低空出行的運營方案,雙線并進,產品先行、商用接力,兩者合力推進,縮短從產品轉化為商品的周期。”費嵐告訴記者,目前eVTOL行業處于全球競速的狀態,作為未來空中交通產業的細分領域,eVTOL是熱門賽道,吸引了包括一批初創型科技企業、傳統汽車和飛機廠商參與。
在今年美國《航空周刊》發布的Mark Moore對于全球從事eVTOL研發的公司排名中,全球排名前10的企業有7家選擇了傾轉旋翼構型,沃飛長空是其中唯一的中國企業。
“作為國內首家‘有人駕駛載人eVTOL’適航審定企業,AE200適航進程穩步進行中。”費嵐告訴記者,距離市民可以體驗乘坐飛行汽車已經并不遙遠。目前,沃飛長空在有人駕駛eVTOL適航取證進程處于國內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預計2026年前后將完成TC取證工作,屆時,成都市民即可體驗一些小批量的固定航線。
在市場應用方面,低空出行仍是沃飛長空的主要應用目標。以AE200為例,除了從城市核心商務區飛往郊區,后續也將逐步應用于人口稠密區上空開展高密度的載客商業航空運輸,以及空中旅游、應急救援等場景。
未來,可以通過空中快線,設置固定起降點和飛行班次等方式,實現城市區域內點對點的空中直達;或以空中出租車模式,消費者只需在APP上輸入目的地,便可預約打“飛的”。以成都為例,通過打“飛的”從中國-歐洲中心出發,前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時間將縮短五分之四。AE200也將在科學規劃站點、線路的前提下,與新能源專車聯合運營,實現無縫銜接。
聯動上下游建圈強鏈
助力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區,成都在政策上對低空領域的適度放開,也讓企業對產品落地有了更強信心。
去年7月,沃飛長空和亞太地區最大的公務機企業華龍航空簽訂了100架訂單,共同推進eVTOL在公務航空應用場景方面的市場應用,在eVTOL完成適航審定后,有望在成都率先落地eVTOL公務航空出行。今年4月,沃飛長空與國內通用航空標桿企業中信海直簽署了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低空出行、空中旅游、應急救援等業務進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動eVTOL商業化進程。
沃飛長空正進一步加大在成都的布局,其全球總部及生產制造基地已正式宣布落戶成都高新區,專注于eVTOL等高端產品的開發制造。未來沃飛長空計劃通過多方合作,共同構建低空經濟產業園,設立產業基金,并推動成立產業聯盟,以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從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作為‘中國航空第四城’,成都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建設上具備人才、科研、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顯著優勢。以此次首航活動為契機,未來以沃飛長空為主的‘鏈主’企業將帶動上下游產業全域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助力成都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費嵐說,后續,沃飛長空將逐步開展量產機型交付能力建設,加速AE200商業化落地進程;積極探索eVTOL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模式,推動市場快速擴張。同時,不斷聯合低空經濟上下游企業進行生態布局,為人們帶來更多元的出行選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更澎湃的動力。
記者 彭祥萍 攝影記者 王勤
(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