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日電 (吳平華 王強)安岳縣聚焦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隊伍,積極抓好優秀農民工定向回引、培養和選用工作,推動優秀農民工“變身”村干部,不斷充實農村基層骨干力量,為鄉村振興筑牢基層黨組織基礎。
全面摸排情況。充分利用46個鄉鎮(街道)農民工服務站、443個村農民工服務點及35個異地農民工之家,通過現場走訪、電話、微信慰問等方式,開展組織找優秀農民工、優秀農民工找優秀農民工、優秀農民工找組織“三找”活動;建立優秀農民工臺賬,做到流向、從業情況、政治面貌、返鄉創業意向、入黨意愿、擔任村干部愿望“六個清楚”。目前,全縣登記在冊的優秀農民工3042人,其中有意愿回村任職的2216人。制定《安岳縣優秀農民工管理服務措施》,采取“縣上設立服務中心,鄉鎮(街道)設置熱線電話,村里設置聯絡員”的方式,經常性對優秀農民工進行聯系回訪、交心談心,介紹安岳發展環境和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優秀農民工回村任職。采取群眾推薦、組織考察等方式,將1513名優秀農民工納入村“兩委”后備力量跟蹤培養,并建立臺賬動態管理。
加強能力培訓。依托農民專合社、農業產業園區、創業基地等平臺資源,對農民工后備力量開展村級事務管理、農旅協同發展、電子商務等專題培訓10次,因地制宜開展“種、養、加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20余場次,累計培訓農民工1200余人次,增強農民工后備力量對組織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的思想認識和知識儲備。在鄉鎮(街道)和村設立農民工后備力量頂崗鍛煉崗位240余個,采取跟崗學習、崗位體驗等方式,對農民工后備力量進行工作業務、綜合能力培養,不斷提升實踐能力、筑牢群眾基礎;落實機制,組織鎮、村干部通過業務指導、溝通交流等方式對頂崗農民工實行“一對一”幫帶指導,及時幫助其解決工作困難。
嚴格選拔程序。組織鄉鎮(街道)黨(工)委對優秀農民工后備力量進行“德、能、勤、績、廉”全方位考察,將180余名優秀農民工后備力量作為村“兩委”班子成員擬推薦對象。通過鄉鎮(街道)和村“兩推”、鄉鎮(街道)黨(工)委初核、縣級部門資格聯審等程序,確定130余名符合推薦條件的農民工后備人才作為村“兩委”班子成員候選人。通過“兩推一選”,全縣443個村中共有109名優秀農民工進入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其中,擔任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的有43名。村級黨組織換屆后,鎮村兩級采取崗前培訓、任職承諾、履職談話等措施,引導農民工村干部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確保按照分工履職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