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4日電 (劉忠俊 鄧寧)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4月4日,眉山市洪雅縣中保鎮桐升社區居民楊玉祥一家人正在地里采摘“青蒿草”,他們要做一種叫“清明粑”的美食。
近年來,文明節儉祭祀方式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眉山市洪雅縣中保鎮至今保留著吃“清明粑”的習俗,提倡低碳綠色過“清明”。當地田間地頭有一種叫“青蒿草”的野菜,草上有一層白毛,摸起來綿綿的,這種植物正是村民做“清明粑”的好食材。“我們摘的蒿蒿草,是做“清明粑”原料之一。采摘時很有講究,一般要摘比較嫩的。清明前一兩天的較嫩,吃起來較香。過了清明,蒿蒿草就老了。”楊玉祥稱。

據了解,“青蒿草”有一股獨特的香味,楊玉祥與家人會趕在它花落之前采摘,在清明節這天制作“清明粑”。制作時先將采摘的“青蒿草”洗凈焯水,然后切成細末,放入糯米粉,再加水揉成團,最后根據個人喜好加適量的糖或鹽,在平底鍋里烙成餅后就可食用。“據老年人講,吃了“清明粑”不生瘡。”楊玉祥稱,“清明粑”吃的時候有一股清香味。每年清明節,兒女們回來時,一家人就要一起做“清明粑”吃。

2021年清明節,洪雅縣開展以鮮花換紙錢、植樹寄相思活動,倡導生態文明祭祀新風尚。“以線上宣傳、線下動員形式,持續強化文明祭祀宣傳工作。”中保鎮桐升社區黨總支書記任愛君稱,以這種形式持續引導居民自覺摒棄焚燒香燭紙錢等舊習,不帶香火、不帶煙火進山祭祀,換以低碳環保的敬獻鮮花和植樹造林等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緬懷先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