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第五屆京什文化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2021年05月11日 15:5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1日電 (吳文良)13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將北京與什邡緊緊連在一起。13年后,一部講述“5·12”地震中愛與生命、希望與感恩的電影在北京首映。

  13年來,京什交流合作已步入4.0時代,兩座城市在多個合作領域持續發力,交織出一段激昂而綿密的“京什協奏曲”。

  5月9日,“傳承京什情同心頌黨恩”第五屆京什文化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上,與會人員觀看了新近制作的什邡城市形象宣傳片,感嘆什邡這座“蓉北宜居地精致生活城”多年來的轉變,北京市文聯、什邡市委宣傳部雙方簽訂了《京什文化交流合作協議(2021—2024)》,京什文化交流合作邁入新篇章。據悉,本屆京什文化交流周將舉行“京什攜手—百幅書畫頌黨恩”藝術展、京什文藝交流座談、文藝講座、文化采風等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
啟動儀式現場。

  歷經十三載 京什交流不斷開新局

  13年來,北京在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產業等多個領域助推什邡發展。如今,一個推窗賞雪、出門享綠、沿街戲水的蓉北宜居地,精致生活城正逐漸形成。

  近年來,北京先后選派500余名衛生系統領導專家到什援助指導,什邡390余名醫療管理干部和技術骨干赴京學習、掛職鍛煉;什邡先后選派1000余名教師到北京學習交流,3000余名教師通過北京各種平臺培訓學習,覆蓋面達100%,推動了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全覆蓋,讓什邡群眾在交流合作中普遍受惠。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京什交流互動頻繁,什邡連續五年舉辦“京什文化交流周”活動,什邡文旅特色產品連續12年亮相北京文博會。什邡借鑒北京城市規劃先進經驗,明確了“蓉北宜居地,精致生活城”的城市定位,北京有關部門助力什邡開展城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修編……

  卿偉代表什邡市委、市政府和43萬章洛兒女,向長期關心、支持什邡經濟社會發展的首都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謝意。他說,感謝北京親人、感激首都各界、感恩首都北京。什邡將通過京什交流周的系列活動,充分展示北京親人的援建壯舉和無私大愛,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深化京什友誼為主線,以建強交流合作平臺為抓手,持續推動京什交流合作深入開展,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同時,未來什邡發展將堅持“一主兩化三提升”發展思路,加快建設“三城兩區一樞紐”,爭創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努力譜寫經濟更強、區位更優、城鄉更美、群眾更富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從2008到2021,歷經十三年,北京已然成為什邡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后盾。在未來的交流合作中,京什兩地將進一步圍繞教育、衛健、涉農、城建等領域深入合作,加強兩地企業交流,促進什邡企業到北京學習先進的管理運作經驗,不斷開創京什兩地交流合作新局面。

啟動儀式現場。
啟動儀式現場。

  傳承“北京精神” 弘揚災區重建正能量

  2013年4月,雅安蘆山發生地震,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災區,感同身受的什邡人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開展救援。在蘆山縣龍門鄉,什邡人有個新名字——“援建者”。作為援建者,什邡傳承首都援建精神,與龍門鄉建立血脈相連的長效機制,著力智力的扶持和管理的提升,為龍門鄉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讓“北京精神”在蘆山綻放。

  什邡、玉樹,一南一北,同樣的山清水秀,卻同樣因為一場大地震而痛徹心扉。作為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什邡給玉樹受災群眾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援,更是從共同的生命磨難中獲得的信念。

  “北京精神”是一種需要傳承的力量。在支援玉樹的什邡人身上,我們看到了這種精神正在生根、發芽。

  創辦于2010年的什邡市七一中學,由災后“特殊黨費”援建而成。“感恩”二字,是學校幾乎所有教室5月黑板報的主題。事實上,“感恩立校、紅色樹人”正是這所高中的辦學理念。

  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后,什邡為緩解玉樹州高中教育資源緊缺的困難,從感恩北京對口援建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大局出發,主動與北京市對口支援合作辦聯系,確定由什邡市七一中學開辦兩個“玉樹學生班”,接納玉樹高一新生到什邡就讀學習。2018年,首屆玉樹什邡高中班學生經過3年學習,85名學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達31人。

  從蘆山到玉樹,“北京精神”在什邡弘揚、豐富和升華。經歷了汶川地震的什邡人民懂感恩。同心同德,守望相助,是他們對來自四面八方援助的最好報答。(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