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向上向善 無憂新生 向著美好奔跑13年的汶川
2021年05月12日 11:0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2日電(康建禹)13年前——2008年,一場舉世震驚的地震大災難賦予了汶川一個空前絕后的奮斗主題與城市命運。那一年,那一日,回顧如舊,不過轉瞬間,一座城便從往日的溫馨寧靜跌入傾城破碎。但是,災難之中,我們沒有獨自前行,同胞,祖國,乃至全世界都在陪伴汶川穿越這場災難。奮斗的號聲在這片破碎卻情深的土地上從未停歇,汶川站起來,跟隨這奮斗之聲,繼續前進,追隨大愛,懷抱感恩。從廣東傾情援建,社會大愛滾滾涌入,到祖國同胞的心系手牽,汶川不僅從腳下的土地汲取到奮斗的意志與力量,更在舉世大愛中獲得奮斗的激情與信心,奮斗出一個奇跡的新世界,在破碎之中建立起了一座全新的無憂之城。

汶川的青山綠水。
汶川的青山綠水。

  向著“慢生活”旅游奔跑的汶川

  如今,向著美好奔跑13年的汶川——正以“無憂地·慢生活”國家旅游度假區、“大禹故里熊貓家園、康養汶川”、“全國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批天府旅游名縣”的新形象,光耀全國。這一榮耀的城市建設成果便來自13年之間的宏偉奇跡,13年,無以計數的奮斗篇章共同構建的一個慢生活美夢。

  汶川史書曾有這樣記載:城內有歇客店20余家,茶鋪二三家,酒店館子十幾家,攤點數十個,城內,搭臺唱戲,人們的吆喝聲、叫賣聲不絕于耳,街面熙熙攘攘,人們往來穿梭,威州小城十分熱鬧。字里行間,力透汶川曾有的無憂盛景。而今日,“無憂地·慢生活”這個同樣美好如斯、建之不易的家園,更是處處透露著新時代下的新生活。

大美汶川。
大美汶川。

  小木屋、帳篷房、鋼架房,還有當下最火的泡泡屋以及房車營地,讓人目不暇接——每年櫻花盛開的季節,汶川縣漩口鎮無憂谷和櫻花里擠滿了度假游客,特色民宿與繁花勝景相得益彰。

  特色化、精品化正成為汶川文旅的常態。近年來,汶川全力把天府旅游名縣建設提升轉化為全域旅游發展的動能增量,讓當地旅游業釋放出強大動能,日益成為引領汶川可持續發展、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

  映秀鎮茶祥子制茶坊,不僅是中灘堡村村民喝茶、下象棋的固定茶座,也是游客的必經打卡點。茶祥子的茶年銷售額達500萬元,已經賣到了俄羅斯、希臘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發展旅游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富民增收。在天府旅游名縣的建設提升過程中,汶川百姓通過旅游產業的長足發展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益處。

 勤勞致富的汶川果農為自家甜櫻桃產品“代言”。
勤勞致富的汶川果農為自家甜櫻桃產品“代言”。

  映秀鎮全鎮7村1社以出資入股的方式成立汶川映秀大愛鑫城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將當地優質旅游資源交給汶川康養旅游有限公司統一管理,第一年和第二年可以獲得出資額20%的分紅,第三年開始每年可獲得15%的固定分紅。大愛鑫城公司總經理、中灘堡村黨支部書記楊云兵開心地對記者說:“我們村就有150余人吃上了‘旅游飯’,他們的年收入總計達600余萬元。”

  威州鎮布瓦村村民馬德志還沉浸在甜櫻桃豐收的喜悅中,他種植的100余畝青紅脆李又進入銷售旺季。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估計,他家的甜櫻桃與青紅脆李的銷售收入預計達20余萬元。

  近年來,汶川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甜櫻桃、脆紅李、香杏等水果種植產業。遠近聞名的“汶川三寶”不僅讓村民通過水果銷售賺得盆滿缽滿,還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體驗,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今年端午假期和甜櫻桃采摘節期間,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汶川縣就接待各地游客9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億多元。

汶川漩口當地村民歡迎英雄——佘沙回家。
汶川漩口當地村民歡迎英雄——佘沙回家。

  與此同時,農家樂、鄉村民宿等旅游業態和旅游產品的發展,也讓汶川百姓嘗到甜頭,值得一提的是,以漩口鎮“無憂谷”民宿為代表的特色民宿休閑度假旅游,如雨后春筍般,在汶川生根發芽。截至2020年末,汶川縣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命名縣文旅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達到25.71%,旅游及相關產業稅收占本地稅收比重分別達到25.3%,農民(居民)因發展旅游獲得的收入占農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別達到38%,旅游從業人數占當地從業人數比重分別達到31%,文旅成為縣域經濟優勢產業、支柱產業。向著“慢生活”旅游奔跑的汶川,真正邁入了快車道。

  向著“無憂地”感恩奔跑的汶川

  從漢武帝設置汶山郡,到蜀漢大將姜維在此駐防,從紅軍長征精神的播撒,到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根植……在2200年的郡縣史上,汶川這片土地雖然歷經磨難、飽經滄桑,但依舊欣欣向榮、生生不息,這座“無憂城”巋然挺立在岷江之畔。

  如今,生活在汶川這方土地,能夠讓人住得無憂、行得無憂、吃得無憂、購得無憂、玩得無憂,從而達到心情無憂,實現全身心的放松。而能夠實現今天的“無憂”,汶川人懂得“感恩”。“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中國人自古以來教人向善,教育人要董感恩。13年來,這已成為每一個汶川人的行動自覺。從捐款捐物馳援青海玉樹地震,映秀鎮漁子溪18名村民趕赴云南彝良地震救援,汶川200多名救援人員參與廬山地震救援……面對一次次災難,如今的汶川人現在能夠做到的是“涌泉之恩滴水回報”。

2020年2月,汶川12位勇士將感恩蔬菜抵達武漢市華潤武鋼總醫院。
2020年2月,汶川12位勇士將感恩蔬菜抵達武漢市華潤武鋼總醫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湖北武漢時刻牽動著汶川同胞的心。當武漢宣布啟動戰時戒備狀態,開始封城時,卻有這樣一支“逆行”車隊,滿載著新鮮蔬菜,拉起了“汶川感恩您,武漢要雄起”的條幅,義無反顧地從汶川馳騁1300多公里駛向武漢“禁區”。

  “隨便摘、不要錢,幫我帶到武漢就行。”在得知武漢發生疫情后,汶川縣三江鎮龍竹村黨支部書記趙勇和11位村民,駕駛6輛滿載新鮮蔬菜的卡車從龍竹村駛出,火速趕往武漢。歷時26個小時星夜兼程,順利將100噸蔬菜交由武漢市武昌區衛健委統一接收。12位勇士帶去的不僅僅是蔬菜,這是一批滿載感恩之情的援助物資,它的背后更有十萬汶川人對武漢親人們戰“疫”行動的深情問候和美好祝福。

  今年24歲的佘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腫瘤科護士。兩次主動請戰后,她于2月2日隨四川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來到武漢。到達武漢后,佘沙被分配在醫療隊的駐點酒店負責院感與后勤工作。工作理順后,佘沙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又三次申請去醫院工作。2月11日,她進入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病區的清潔區。但佘沙還不滿足,又兩次申請進入污染區照顧病患。

茶祥子燈火通明。
茶祥子燈火通明。

  2018年,5月13日,一則題為“汶川大爺給櫻桃起名感恩”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微博以圖文的方式講訴了一位果農大爺拉了一車新鮮采摘的甜櫻桃,在汶川縣城地標建筑“大禹雕像”附近,邀請所有路過的客人免費品嘗。

  “我也沒摘好多,就摘了20多斤,想讓大家知道汶川人感恩,游客都只嘗一嘗,大家吃了我的櫻桃就收到了我的心意了,我很高興。”陳光書在烈日下待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把20斤大櫻桃贈送完。

  王英,是下莊村一名普通黨員,也是村上的網格員。暴雨過后,汶川縣克枯鄉下莊村,這個317國道邊的小村子,熱鬧起來。堵在路邊的車鮮少離去,車主和乘客們下了車,敲響村民家的大門,去借個洗手間,或者討點開水。熱情的村民,打開家門,把各種凳子椅子小馬扎搬到清理淤泥后的小院子里,誰都可以來坐一坐。11日晚上10點,小女孩妞妞的媽媽敲開了王英家的大門。堵在路上7個多小時后,她想帶著女兒借用下王英家的廁所。

蔣維明泡制大土司黑茶。
蔣維明泡制大土司黑茶。

  “我一看,她們一家人都還沒吃飯,就想說在家里隨便做點吃的。”王英起身鉆進廚房,不過,做一家人的飯是做,做一群人的飯也是做,那么多堵在路上的人,多做點飯菜,讓大家都進來吃吧!于是,王英去隔壁鄰居家借來雞蛋蔬菜,加上自己家的,52個雞蛋,一鍋粥,咸菜若干,這個農家人戶的冰箱幾乎被掏空。饑腸轆轆的人們聚在一起,分享這特殊的一餐。有人掏出錢想要感謝,王英一把推了回去,“家常菜而已,給什么錢。”

  在映秀茶祥子喝茶都是免費的。從2012年至今,蔣維明堅持每天給大家熬一壺茶,回饋著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茶坊的落成包含了蔣維明的感恩之心。蔣維明想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參與災后重建,如此,便有了現在的茶祥子。現在,茶祥子研制出的精品藏茶已賣到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伊朗、希臘等“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

  在汶川這13年中,還有許多像三江“12勇士”、佘沙、陳光書、王英、蔣維明一樣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做一個勤勞、善良、感恩的汶川人”。汶川人從家園盡毀到重新站立,再到今天的健康汶川,是黨和祖國母親、全國人民的溫情關懷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汶川人早已將這份恩情厚植于內心深處,懂得了知恩圖報、識恩于心,懂得了珍惜擁有、感恩于行,懂得了化恩為德、施恩于人,這份恩情將會一直照亮汶川人前行的路。汶川人也會一直向著“無憂地”中的感恩之路奮力奔跑。

游客打卡櫻花里。
游客打卡櫻花里。

  向著“新時代”征程奔跑的汶川

  13年來,汶川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腳步從未停息,當汶川決定以創建“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總抓手,掀起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全面推進汶川第三次創業”新熱潮時,在岷水羌山間,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為汶川向著“新時代”奔跑的征程積蓄了戰略動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和親戚朋友的資助,家里的新房從重建到竣工,僅花了3個多月時間。”家住縣綿虒鎮羌鋒村的汪斯燕,在“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她家的房屋被完全沖毀。作為村里掛了名的貧困戶,汪斯燕拿不出錢來修房子,但不到三個月,她便住進了新房,汪斯燕告訴記者,除了政策性農房保險,黨和政府還給我們發放了基礎設施費、房屋損毀補貼、生活補貼,加起來共有10萬元左右。

  13年中,汶川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32個貧困村、1288戶405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6.8%降為0,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巨變。

  “這里的空氣好、環境優、村莊也很美麗,好想一直在這里住下去。”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漩口鎮趙公村也迎來了旅游旺季,絡繹不絕的外來游客前來踏青游玩。今年,四月的汶川縣漩口鎮趙公村百花盛開,草木蔥郁。走近趙公村,干凈整潔的村莊巷道間,路兩側的花果樹滿目綠色,白墻灰瓦的墻體彩繪尤為醒目,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好看。“現在村子里干干凈凈的,游客多了,我們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趙公村支部書記高強高興的說。

  13年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早已厚植于汶川人的內心,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由38.1%提升到56.85%,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95%以上,岷江流域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II類標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汶川義烏館”盛大開業、來料加工產業在汶川落地生根,如今,在汶川這方土地上,“東西部協作”奏響的曼妙樂章,悄然間成為了汶川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亮點,為全國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可拷貝、可復制的“浙江、汶川東西協作模板”。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成來料加工車間35個,其中總部車間1個、鄉鎮總車間11個,分車間23個,總面積達8340平方米,參與加工工人達1000余人,人均增收每月超過1300元,熟練加工工人收入每月超過1700元,其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20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25人,殘疾人57人,低保戶19人),就業困難人員人均增收每月超過1000元。

  13年中,汶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9%;優質教育均衡不斷發展,健康之基不斷夯實,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社會保障更加普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和10.4%;汶馬高速(汶川段)全線貫通,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信網絡覆蓋率達100%,改造2360戶棚戶區,城鎮化率達到50%;5大類10個領域135項改革任務統籌推進,7項重大改革試點全面啟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加快形成,累計協議引資129.61億元,累計到位資金26.09億元。同時,隨著依法治縣戰略深入實施,掃黑除惡、全民禁毒等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成果,全縣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也順利實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并成功創建108個省州縣示范單位(先進單位)、2015年以來,五年來四次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向著美好奔跑的汶川,會繼續聚焦“生態、發展、民生、穩定、作風”五個關鍵,按照“南林北果 · 綠色工業+全域旅游(康養)”總體思路,以創建“無憂地 · 慢生活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總抓手,堅持“兩大勝地+無憂康養幸福十大工程”建設的總路徑,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全面推進汶川第三次創業。(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免费看国产 | 日本老熟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五月婷婷第四色国产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