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2日電(記者劉忠俊)日前,記者走進了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區(甘眉園區)分局象耳派出所化學產業園警務工作站(下稱:化學產業園警務站),該警務工作站設施完備,讓人耳目一新。
據了解,化學產業園警務站是當地警方以實際出發,為轄區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優質服務,專門在務工人員聚居區域搭建的智慧化警務平臺。“化學產業園警務工作站周圍企業多、工地多、務工人員多,很多工程項目正在建設,流動人口有約1700多人。象耳派出所專職社區民警張旭稱,警務站自啟動以來,已調解了10多起務工人員間的矛盾糾紛。

記者注意到,警務站矛盾糾紛調解室里還有小型咖啡機,喝上一杯暖心提神的咖啡,很易于取得現在新生代務工人員好感。務工人員宿舍門上,都有一個二維碼,只需手機掃一掃,就能在線填報居住信息。同時,居住區還采取了“人臉刷卡”進出。“我們結合疫情防控,順勢推出掃碼、信息填報等措施,群眾回應非常熱烈,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為進行大數據精細化管理服務打下了很好基礎。”象耳派出所所長袁智稱,自創的“二維碼門牌”不僅能助力民警采集信息,務工人員還可通過掃碼,實現“一鍵報警”,下一步還能繳納水電費等功能。

據悉,隨著最新一批執法記錄儀的投入使用,象耳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大屏幕上,不但可顯示警力位置,還可實時監看執法記錄儀畫面、對講指令。“有了警務工作站,大家安全感提升了。辦居住證、異地辦身份證,處理交通違章也方便了。”一名務工人員稱。
此外,化學產業園警務工作站還設立了“心理輔導室”,為務工人員排憂解難,打通心理屏障的“最后一公里”。成為眉山市首個專業企業心理服務“窗口”,在四川省公安系統也屬首創。

“我可以申請心理咨詢嗎?”化學產業園警務工作站心理輔導室外一名男子小聲問道。“當然可以。快請進!”警務站民警聽到后,連忙丟下記者,將2名男子請進了警務室,并遞上了一杯溫水,隨即坐到男子面前。原來,大學畢業不久小張,在轄區某企業從事監理工作,最近飽受工作與精神壓力,情緒不穩定,渴求專業幫助。通過工友得知警務站有心理輔導服務后,在工友陪伴下找民警聊聊。
“考慮到心理咨詢這項工作的專業性,結合轄區平安建設治理等基礎工作的特點,心理輔導室配備了2名民警,他們均具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資格證。”高新區(甘眉園區)分局局長湯毓表示,設心理輔導室,旨在為轄區流動人口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真正抓早抓小矛盾糾紛苗頭,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相互不理解而引發矛盾糾紛,從思想源頭預防安全事故,促進轄區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企業一些易制毒、易制爆的危化品,相關手續要在公安機關進行行政審批。”高新區(甘眉園區)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林發潔稱,過去企業辦理行政審批手續,要到15公里之外的分局辦理。現在通過“放管服”改革,企業在“廠門口”警務工作站就能辦理。針對一些新建危化品倉庫“缺乏經驗”的企業,警務工作站還提供“樣板間”,指導其科學建設。
“危化品倉庫,有的要采用敞放式,有的要采用半敞放式。倉庫里面需要使用防爆燈、防靜電開關、防爆攝像頭、煙霧報警、入侵式報警等裝置,一些企業不一定弄得清楚。”林發潔稱,之前已指導了幾家企業建了規范、標準的危化品倉庫。警方就將這些倉庫作為“樣本間”,邀請同類企業實地學習,從而實現共同標準上的提高進步。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服務經濟就是保民生。“從點滴小事做起,扎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眉山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