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4日電 (陳本強 馬娟 冉渡洋)隨著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圍繞如何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近日,萬源市草壩鎮積極探索,推出“數字草壩”云治理平臺,以“數字”賦能“數治”,全面加快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草壩鎮位于萬源市西南部,距萬源市城區100余公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中,草壩鎮與原新店、柳黃“三鄉合一”,幅員面積增至204平方公里,轄11個村、2個社區,村民小組90個,戶籍人口9527戶28311人。山高路遠、地廣人稀,基層治理成為當地的老大難。
萬源市草壩鎮派出所工作人員張濤介紹,因為草壩場鎮的這個道路狹窄,車流量很大,以前草壩派出所通過出警、貼罰單、喊話等多種方式來整治草壩場鎮的交通問題,效果都不明顯。
今年2月,草壩鎮推出“數字草壩”云治理平臺,將全鎮分為16個網格區塊,依托“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配套近百組“千里眼”和“順風耳”,實時監管、統一指揮,實行智能化管理。
“看到有人員、有車輛亂停亂放之后,我們就通過用喇叭來吼的形式,來整治草壩整個場鎮的交通問題,現在草壩整個場鎮的交通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基本沒有亂停亂放的行為了。”張濤說,現在一個人就可以管理好場鎮交通。而在以前,萬源市草壩鎮場鎮交通管理要綜合動用派出所民警、鎮政府工作人員、社區網格員多方力量,效果卻事倍功半。
交通保暢只是場鎮治理的一個縮影,“數治”賦能后的草壩鎮,治安環境、“五治”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
“場鎮上的清潔衛生、車子一路都沒得了,清潔衛生也搞的好,現在老百姓覺得對這個場鎮今年還是多滿意的。”萬源市草壩鎮沁源社區居民羅斌對云治理后草壩場鎮變化,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數治”平臺不僅解決了場鎮治理的疑難雜癥,還是基層干部“減負”的好幫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杜決了效能遞減。萬源市草壩鎮政府工作人員羅林感受最深,新冠疫苗接種信息統計平時需要一周的時間,現在通過數據平臺的篩查,我們只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夠解決這項工作。
“數字”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數字草壩”讓偏遠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一鍵“點單”,干部到家“幫辦”。通過“數字草壩”平臺,村民陳明堯反映的村上路燈問題不但得到了及時解決,還在鎮干部的指導下,了解了更多的農技知識和惠民政策。萬源市草壩鎮光華村村民陳明堯說:“以前你像辦事就不方便,這些有這個數字,那就比以前方便多少,你有個啥事不用跑路嘛,手機上都可以。”
云端小“數治”,基層大治理。“數字草壩”富含信息速遞、數據急匯、民生樂享、科普趣學、場鎮善治等多項功能,兼具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多重任務,是把改革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和治理實效,夯實治蜀興川底部支撐的末端實踐。
中共萬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熊江成表示,“數字草壩”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是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的一次有效探索。下一步,我們將總結用好數字化治理的成功經驗,擴大試點范圍,創建城鄉基層治理現代化的萬源品牌,進一步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