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9日電 (劉剛 楊勇軍 楊歡)“學黨史、感黨恩,紅色基因代代傳……”自貢市榮縣人民法院機關委員會專職副書記辜麗娜,不僅自己帶頭組織法院干警學黨史,還將黨史學習引進了家庭。每到周末,辜麗娜84歲的外公、7歲的兒子和3歲的小女兒,一家四代其樂融融學黨史。

憶苦思甜 黨的恩情代代傳
辜麗娜一家八口,四世同堂,包括辜麗娜在內,有五名中共黨員,是典型的“黨員之家”。84歲的外公是原榮縣樂德區政府退休干部,父親是樂德鎮政府退休干部、轉業軍人,母親是榮縣稅務局退休職工,丈夫是一名西藏邊防軍人。一家人積極向上,學習氣氛濃郁。
“當年我們下鄉做工作,都是用腳板一步一步量;后來有了自行車,翻山越嶺,有時人騎車、有時車騎人,沒有三五天回不了屋……所以麗娜兩口兒在工作中不能叫苦叫累,作為共產黨員,我們多干一點,群眾就離幸福生活更近一點。”每到周六晚上,一家人吃過晚飯,收拾干凈后齊聚客廳聽黨課。主講人是辜麗娜的外公,這名老共產黨員以自己的切身體會結合黨的光輝歷程,向后輩講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緬懷先烈 紅色基因永不滅
據介紹,辜麗娜的外婆是榮縣雙石鎮人,與我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是同鄉。今年清明節前夕,辜麗娜一家人到吳老故居接受了紅色教育。
在吳老雕像前,辜麗娜向家人講述了吳老及老一輩革命先驅、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驅散黑暗和建立新中國的故事。三歲的小女兒天真的到處觀看,七歲的大兒子眼里有了崇敬的目光。辜麗娜說:“紅色基因需要傳承,兒子和女兒還小,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更有參與感,在他們心中埋下紅色基因的種子。今后不論他們身在何處,都不會忘記幸福生活來自哪里。”
潛移默化 童心向黨感黨恩
辜麗娜平時工作比較忙,丈夫又常年不在身邊,每晚的睡前故事成了辜麗娜與兒子、女兒最親密的時間。在家里引進黨史學習后,辜麗娜將睡前故事改成了講黨史,她專門去買了一本《少年兒童學黨史》書籍,并與丈夫約定,每周六晚上盡量抽出時間,采用視頻電話的方式一起把黨史講給孩子們聽。

“楊靖宇將軍餓著肚子也要救亡圖存、江姐在獄中仍然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種舍身報國,為大愛舍小愛的精神他們現在或許不大懂。但是,我希望通過先烈們的行動和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樹立起正確的‘三觀’,這種紅色精神將影響并伴隨他們的一生,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辜麗娜說。
據悉,最讓辜麗娜開心的是,孩子不僅自己學黨史,還把革命故事帶到學校與同學一起分享,就像一個火種,開始影響周圍的人了。辜麗娜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家庭參與這種家庭學黨史活動,讓紅色基因、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