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0日電 (吳美玲 王露露)“除了春天茶、明前茶,我們也在開發夏天和秋天的茶,以前夏秋季節的茶葉都是割來扔的,現在聯系了茶廠收購,制成紅茶、黑茶、茶飲料等,這樣不僅能充分利用茶葉資源,還能增加老百姓收入。”5月20日,在綿陽市北川縣擂鼓鎮蓋頭村“羌茶部落”,北川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方文介紹,茶葉是蓋頭村支柱性產業,種植面積達到1050余畝,有全省著名的古羌生態茶園。
據了解,茶葉不僅是蓋頭村的支柱性產業,也是整個北川縣的特色種植主導產業。北川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方文介紹,北川種茶歷史悠久,北川在唐代即屬有名的茶區,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種茶制茶歷史。北川茶葉品種以四川省第五個地方良種“北川苔子茶”為主,2009年“北川苔子茶”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好山好水產好茶!北川地處高山深谷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樹害蟲天敵多,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優越的氣候、土壤條件特別適合茶樹生長,茶葉具有高香、味醇、耐泡、無污染的品質,有效成份含量在全省獨一無二。“再加上老百姓都是以傳統耕種方式種茶,經過檢測,北川出產的茶葉基本沒有農藥殘留。”方文介紹,2000年,四川省農業廳綠色食品辦公室確定北川3萬多畝茶園為四川省無公害茶園基地。
不僅如此,北川茶葉現代農業園區在2020年被認定為綿陽市級五星級農業園區。園區內有完善的設施裝備,大大提升了茶葉生產能力。同時,將初加工與精加工相結合,增加了茶葉附加值。
北川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方文表示,要以北川茶葉現代農業園區爭創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契機,加強茶園標準化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推廣營銷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強農旅融合等,進一步促進茶葉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山區茶葉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