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1日電 (吳平華 向俊紅)人體模型進課堂,現場演示心肺復蘇。近日,“科普知識進校園生命急救零距離”科普活動走進樂至縣高寺鎮永勝小學。樂至縣天頤醫院的醫護人員通過現場講解、示范,為全體師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急救課。
“如果遇到心臟驟停、氣道異物堵塞等突發狀況,該怎樣在黃金時間展開急救?”在活動現場,醫護人員現場演示心肺復蘇的動作要領,詳細講解調整體位、現場評估、判斷意識、心臟按壓、打開氣道、人工呼吸等急救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地掌握心肺復蘇要領,在醫護人員指導下,老師和學生還對示教假人進行了心肺復蘇的實際操作練習。

“施救者站立于受害者身后,用雙臂環抱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掌心向內按壓于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向內向上擠壓,反復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醫護人員一邊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方法,一邊向在場師生操作演示,并讓師生間即刻開展練習,通過實戰演練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技巧。
面對這些平時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師生們聽得特別認真,紛紛表示:急救知識的普及,讓大家認識了急救工具,學會了基本應急救護措施,也知道了生命的珍貴以及搶救的重要性。
活動當天,醫護人員還為同學們講解了七步洗手法、正確佩戴口罩、防溺水救護知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