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1日電 (記者 劉忠俊)成都市市場監管局11日透露,即日起至12月,該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圍繞10大民生領域,從“小切口”執法,解決民生“大問題”。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稱,將聚焦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貼近群眾生活的重點服務行業,以及農村與城鄉結合部市場、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多發的重點區域,查辦一批重點案件,嚴懲一批違法主體,曝光一批典型案例。10大民生領域涉及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價格監管等,將重點查處銷售藥殘超標畜產品、水產品及未經檢驗檢疫或檢出“瘦肉精”肉類,以及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注水豬肉等;宣稱減肥和降糖降壓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中添加藥品;生產銷售“偷工減料”劣質鋼筋、線纜;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中介機構“亂收費”;翻新“黑氣瓶”;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節令食品,包括市場混淆、侵犯商標專用權等違法行為;“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等。

四川各地還將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火鍋類餐飲業“地溝油”專項整治以及白酒品質提升執法行動。“本次行動打擊重點多、要求高、持續時間長,將通過‘小切口’解決‘大問題’,以實際行動保障民生安全底線。”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總隊總隊長方代翔稱,此次“鐵拳”行動將持續到年底。
成都市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強化“三重公示、不留死角、公示到位、一個不漏”,對相關類型的市場主體處罰情況通過“四川省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網站等進行信息公示、信用約束、聯合懲戒,實現“查辦一案、警示一片,震懾幾年”的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