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6日電 (叢奇)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四川綿陽江油市各機關、單位、鄉鎮著眼黨史學習教育提質增效,結合各地實際,創新學習形式,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入心入腦。

江油市經濟合作局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兩塊學習陣地。線上學習方面,安排專人每日在工作群內分享“黨史微課”系列微視頻,利用微信群、學習強國交流群等,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每日分享原文金句并發表學習感言,實現黨史宣傳網絡化、常態化。線下學習方面,根據招商干部經常外出招商、接待等工作特性,以“越讀越好”“夜讀越明”為主題,靈活開展學習,量身定制“周一早上8:30-9:00提前學習閱讀越好”和“周四晚上21:00-22:30視頻學習夜讀越明”集中學習形式,分享心得體會,目前已結合工作開展討論交流6次。

紅軍曾在江油市二郎廟鎮青林口戰斗和生活,留下紅軍足跡的青林口紅軍橋以及附近的紅軍石刻標語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講好紅色故事,弘揚革命文化,繼承紅軍精神,該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了紅色講解“大比武”活動,全鎮有33名選手參加比賽,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大家用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感悟講述著那一段光輝歲月,在“大比武”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三名選手也成為了二郎廟鎮青林口紅色文化傳承人第七代講解員,他們將守候在這里,講述紅色故事,讓革命薪火相傳,讓紅色基因賡續。
據了解,江油市武都鎮是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先驅、四川黨團組織創始人王右木的故居,為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挖掘王右木的革命歷史事跡,該鎮經過精心籌備,組織開展了王右木革命話劇展演。活動中,全鎮7個村、3個社區、1家單位帶來了11個關于王右木參與革命歷程的話劇節目,這些節目全部由當地群眾自編、自導、自演,表演中,演員們崇敬王右木,勇于擔當傳承和踐行右木精神的真情流露,而這種鮮活生動的宣傳形式,也讓在場觀眾進一步接受到黨史的浸潤,營造出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