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6日電 (鐘旭娟 黃婉璐)盛夏時節,瀘州市古藺縣彰德街道香山村里百畝金銀花進入了采摘黃金期。采摘工人們在田間勞作,嫻熟地采摘著新鮮的金銀花嫩苞,基地里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金銀花,學名忍冬,因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金銀花適應性很強,它既是藥食同源的食品,金銀花樹又可以進行荒山綠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可觀。
“剛送完孩子上學,就來這里摘金銀花,一天能有一百多塊錢的收入,還不耽擱帶孩子。”農戶胡先會樂呵呵地說道。
據了解,金銀花適應性強,耐澇、耐旱、耐熱、耐寒,容易成活,一年四季都可栽植,頭年開花、二年見效、三年豐產,每年5月至9月為采摘季節,畝產受益6000元至8000元。同時,金銀花的種植也帶動了當地的勞動力,花開季節,一些婦女老人紛紛走上田間地頭,一天僅摘花就能收入100元左右。
近年來,香山村立足實際,科學規劃,利用土地資源優勢,發展金銀花、金絲皇菊等中藥材產業。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發揮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香山村長盛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為農戶提供免費的花苗和技術支持,實行“訂單式”種植,讓農民沒有后顧之憂。如今,合作社已建成標準化中藥材加工廠,集種植、加工、包裝和銷售于一體,大大提高了中藥材產業的經濟效益,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村民們開出了產業發展與就業增收于一體的脫貧致富“良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