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天府新區:打造面向全球的創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陣地
2021年06月18日 21:3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8日電 (記者 王鵬)日前,四川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明確了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路徑和主要目標,強調加快把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載區和創新要素加速匯聚地,建成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圖為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天府新區供圖
圖為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天府新區供圖

  對此,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表示,天府新區將聚力強化國家級新區戰略平臺綜合承載能力,擔好戰略科技力量的頂梁之責,在全省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當好先鋒、打好頭陣。

圖為天府實驗室。黃尚斐攝
圖為天府實驗室。黃尚斐攝

  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揭牌,這是四川創新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西部(成都)科學城和天府實驗室進入了由謀劃布局到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這也是四川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件標志性意義的大事!眲⑷芜h說,作為西部(成都)科學城的核心承載地,面向“十四五”,天府新區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和路徑舉措,力爭“一年全面起勢、三年總體成型、五年能級躍升”,形成支撐成渝、引領西部、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創新策源地和新興動力源。

圖為西部(成都)科學城。黃尚斐攝
圖為西部(成都)科學城。黃尚斐攝

  戰略科技力量是創新體系的中堅力量。據了解,天府新區目前已經形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統攬、天府實驗室為核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依托的戰略科技力量集聚模式。

  構建實驗室體系方面,天府新區正按照“核心+基地+網絡”模式,圍繞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生態環境等領域,聚焦光電與集成電路、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生命健康、碳中和等方向,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戰略平臺。

  建強大裝置集群方面,天府新區將推動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加快建設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交叉研究平臺。

  集聚“國家隊”力量方面,天府新區將持續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推動更多“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在天府新區布局建設,力爭建成100個校院地協同創新平臺,輸出首創性、突破性、顛覆性科技研究成果。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天府新區將深化“天府英才計劃”,實施“科學城青年科學家”成長計劃,推動人才鏈、創新鏈融合共生。

  據介紹,圍繞優化創新體系,天府新區未來將重點聚力三個“一”:一是加快做實“一個特區”,將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支持,推動成都科學城建設“科技創新特區”,以先行先試聚合科技創新優勢資源和高端要素,盡快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和改革經驗;二是精心編制“一個規劃”,將在繪制科技創新資源地圖的基礎上,編制“促進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化布局”的專項規劃,分層分類明確戰略科技力量各類主體的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和建設重點,促進全省“核心+基地+網絡”創新體系效能整體提升;三是推動出臺“一個條例”,將在深化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過程中,適時推動出臺《西部(成都)科學城創新發展促進條例》,以法律規范的形式切實固化改革創新成果,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法治保障體系。

  “作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引擎,在全省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天府新區將聚力強化國家級新區戰略平臺綜合承載能力,擔好戰略科技力量的頂梁之責,在全省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當好先鋒、打好頭陣!眲⑷芜h說。(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专区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图片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