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2日電 (記者 劉忠俊)22日,中央、省市級20余家媒體記者走進眉山市青神縣紅色西山研學基地,感受紅色文化魅力,體驗“研學之旅”。

1927年4月,青神建立了上川南地區第一個中共地下黨組織——中共青神黨支部;1934年12月,由中共青神中心縣委領導的“西山紅軍武裝起義”名震川西南;201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青神為革命老區縣,也是眉山市唯一的革命老區縣;2014年,建成紅色西山革命紀念園。

據了解,2020年底在青神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紅色西山革命紀念園升級打造為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項目規劃占地300畝,可同時容納1000名學生學習,擁有不同規模會議室、教室以及學術報告廳,是目前眉山市已建成開放,硬件條件最好和接待能力最強的研學教育基地。“成都、眉山多家研學團隊與基地達成意向性合作,明年接待學生研學實踐可達8萬人次。”青神縣紅色西山研學基地負責人王敏稱,研學基地提檔升級以來,一亮相就迎來開門紅。
記者注意到,基地涵蓋綜合實踐、紅色研學、戶外拓展、農耕體驗四個功能區。青少年綜合實踐區分布有科技館、禁毒宣傳館、國家非遺竹編體驗館等綜合性研學教室,是生命安全、科學實踐、國防教育、文化創意、勞動技術等研學課程的開展場所。基地還擁有7800平米的戶外拓展區、軍事體驗區以及占地100畝的田園農場體驗區,全方位營造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研學條件。
基地紅色研學區分布有西山起義展陳館和烈士陵園,是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課程的核心所在,是傳播革命文化、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體現。展陳館全面展示了青神黨組織發展史、青神革命斗爭史和西山紅軍起義等。此外,展陳館后方是遷建的烈士陵園,通往烈士陵園的215步臺階,深刻詮釋了“忠貞信仰、敢為人先、舍生取義、百折不撓”的紅色西山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理想和信仰拼搏奮斗。“如今社會發展越來越好,這是先輩們用熱血換來的幸福生活。希望后輩們能銘記歷史,牢記使命,共同建設好偉大的祖國。”69歲的青神黨史縣志辦退休干部毛光揚稱。
青神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余瑤表示,下一步紅色西山研學基地將弘揚本土特色文化,打造趣味化、多元化的研學課程,將非遺竹編、螢火蟲生態科普等納入課程范疇,不斷豐富紅色西山研學底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