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3日電 (吳平華 黃正磊 杜云 張猜 )“員額管理模式有效緩解了醫療衛生行業編制供給緊張現狀,也緩解了經費投入壓力,還提高了編外職工工作積極性。”近日,在筠連縣員額制工作推進會上,筠連縣人民醫院院長陳明對“動態+員額”管理模式很是認同。
據了解,筠連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開展,對全縣公立醫院實行“動態+員額”管理模式,為全縣21個醫療衛生機構補充120名用人名額,真正緩解了筠連縣公共衛生專業人才緊缺問題。

“員額管理主要是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核準的床位數、規劃設置及工作任務變化等情況動態調整員額數量。”筠連縣委編辦劉小蘭介紹,承擔臨床教學、醫療救治、公共衛生可按不超過10%,民族地區可不超過15%的比例增加人員總量。
“保民生就是保根本,筠連縣將持續抓好員額日常規范管理,實行‘動態+員額’管理的方式優化醫療人才配置。”筠連縣委編辦主任李華偉表示,員額管理模式很好地推進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促進基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質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