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6日電 (鄒立楊 陳超 徐茂)2010年,四川省啟動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行動,按照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助少數民族地區要求,瀘州市選派干部人才到甘孜州鄉城縣開展幫扶工作,至今,“瀘鄉緣”已延續了十年。
一心一意謀發展,譜寫鄉城新篇章
十年來,瀘州市對口幫扶工作組始終圍繞富民強縣目標,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編制兩輪對口援助項目53個,明確兩輪對口幫扶鄉城縣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重點任務、項目資金安排、幫扶效益和保障措施,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2.8億元,其中民生工程項目28個、產業培育項目21個、人才培訓項目3個、其他項目1個,有力促進了鄉城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積極探索“旅游+扶貧”模式,實施旅游城市建設項目,投入財政幫扶資金4600萬元,解決了全域旅游發展中城市配套滯后的問題。搭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臺,積極開展“鄉村旅游扶貧宣傳推介活動”,引進瀘州聯運旅行社,擬投資1200萬元,與鄉城文旅投資公司合作開辟“瀘州至鄉城”旅游大巴專線,共同打造內地進藏旅游線路,合力培育涉藏地區當地旅游從業人員,預計每年吸引上萬名內地游客到涉藏地區觀光旅游。
扎扎實實促民生,加快鄉城新步伐
大力實施“健康惠民工程”,先后投入495萬援藏資金,用于改善提升貧困村衛生室場地建設及設施設備完善,有力提升鄉城縣基層醫療衛生條件,惠及33個貧困村7000余人。多渠道開展醫療技術人才培訓,形成“五個一批”培養培訓模式。截至目前,有134名衛生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到瀘州頂崗培訓,共為全縣培訓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1000余人次。積極開展醫療幫扶,西南醫科大、市人民醫院等9所醫院與鄉城縣醫療系統開展對口幫扶,從技術指導、人才培訓、全面預防保健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援藏醫生牽頭組成精準醫療衛生幫扶隊,為9個貧困村2090名村民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在全縣開展0-6歲兒童健康體檢全覆蓋工作,共免費體檢兒童1655名,并成功申報為省級科研項目,打破了鄉城縣醫療衛生科研零記錄。大力實施“教育提升工程”,聚焦偏遠山區孩子入學難的問題,安排援藏資金400萬元新建正斗二完小教學樓。建立每年30萬元的教育人才培養援助基金,加強教師人才培訓。促成瀘縣尚春中學等6所學校與鄉城縣13所學校達成對口幫扶對子。設立100萬元的教育扶貧專項基金,已安排9萬元資助15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農牧民學生完成學業。
團結齊心帶隊伍,打造高原新面貌
2014年,鄉城縣精準識別貧困村42個、貧困戶1270戶、6834人。十年來,通過實施貧困村照明工程,投入財政幫扶資金700萬元,解決了10個貧困村夜間照明問題;實施瑪依河水系配套工程,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000萬元,解決了原尼斯鎮等4個鄉鎮5.3萬畝土地灌溉難的問題;實施綠盾行動,投入財政幫扶資金750萬元對全縣3605戶室內用電線路改造提升,消除了藏房線路火災隱患;實施住房改善項目,消除183戶住房安全隱患問題;開展勞務就業培訓,開辦摩托車維修、旅游餐飲服務、烹飪技術、葡萄種植等培訓班8期,為300余名貧困群眾增加了就業技能。
2018年底,鄉城縣全縣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退出任務全面完成。2019年,省政府批準鄉城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此外,省內對口幫扶考核連續3年獲得優異成績;2016年,鄉城縣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稱號;202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瀘州對口幫扶鄉城縣工作隊“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