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日電 (王哲 廖廷帝 李富強)“一臺機器一天可以收割12畝水稻,不僅節約成本,收割的質量還很高”。2日,在四川宜賓江安縣陽春鎮的一塊稻田邊,種糧大戶陳明彬給大伙講解機械化收割的優點。據了解,江安34.9萬畝水稻正式開鐮。

江安縣30萬多畝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金黃的稻穗迎風起伏,沉甸甸的稻穗掛滿了稻桿。在陳明彬的四畝稻田里,三臺大小型號的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割稻、脫粒、粉碎稻桿等工序一氣呵成,田間一派繁忙的景象。
“大概一個小時就能收割完,預計產量在五千斤左右”,陳明彬說道。

江安縣是產糧大縣,近年來,該縣在水稻生產上堅持走“早準備、早備耕、早育苗、早插秧”的道路,積極推進新品種,新機具的使用,并致力于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促進水稻增產增收,目前全縣的機械化水平達到了50%以上。

“我們從2013年開始堅持推廣和示范機械化收割,全縣每年的機械化水平保持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增長率”。江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于中富說。

據了解,2021年江安全縣水稻種植面積達34.9萬畝,預計產量19.5萬噸,目前,全縣水稻陸續進入收割期,預計8月底前全面完成收割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