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4日電(李果 高林陽)近日,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南部政法系統始終將其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和社會發展大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熱點,解決堵點痛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法治宣傳進萬家 服務基層暖民心
連日來,南部縣司法局、公證處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當“自家事”干。
89歲的雷某玉,因女兒去世,打算辦理放棄繼承女兒遺留房屋繼承權的公證。他在準備申請材料期間意外摔傷住進醫院,不能親自到公證處辦理。南部縣公證處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專門派人前往該縣中醫醫院為老人上門辦理,并免收上門服務費用。
“這么熱的天,你們還親自跑來為我們辦理公證,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雷某玉向公證員連連道謝。
6月25日至28日,該縣司法局南隆、濱江、蜀北、定水、滿福等司法所陸續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廣播宣傳、現場講解、進社區走訪、在社區辦公室放置宣傳冊和便民聯系卡等方式,普及公共法律服務知識,切實增強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等平臺的了解,提升大家依法維權意識。
“今年是‘八五’普法開局之年,南部縣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與法治宣傳活動相結合,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重點宣傳《憲法》《民法典》《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該縣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周末不“打烊” 為民服務更貼心
“法官,你說得對,我愿意調解,可是你們放假的嘛!”“我們周末可以不休假,我馬上安排調解事宜。”經過南部縣人民法院法官羅鏞的一番電話勸解,被告張某從外地趕回南部,立即跟原告聯系,約定在周末進行調解。
南部縣人民法院成立簡案團隊,堅持周末不“打烊”,成功化解一起合同糾紛案件。簡案團隊的法官羅鏞接到該案后,立即跟雙方當事人聯系。本著調解優先原則,在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對前期的調解方案進行確認,對還款的金額、方式、時間達成了一致意見,并領取民事調解書。至此,該案成功調解。
今年以來,南部縣聚焦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檔升級訴訟服務,引入多臺自主終端,形成網上立案、開庭審理、兌付案款訴訟事務“在線通辦閉環”;創新訴訟費退費機制,當事人在立案環節簽署《銀行信息確認書》,案件審結進行財務結算時,直接將應退訴訟費轉入當事人銀行賬戶;簡化執行立案材料周轉流程,當事人申請執行本院生效法律文書,無需再提供身份信息、生效證明材料,由執行人員后臺提取核實,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開展“四項教育” 保持忠誠為民之心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近日,南部縣委政法委機關黨支部全體黨員干部前往羅瑞卿紀念館,開展“學百年黨史,鑄忠誠警魂”主題黨日活動。
“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該縣委政法委機關干部文證憑感慨地說,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今年以來,全縣政法隊伍始終聚焦政治教育、黨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等“四項教育”,通過集中學習、個人自學、觀看專題片、現場教學、組織座談討論、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為“筑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四項任務奠定了理論基礎。
“注重開門整頓,強化氛圍營造。”該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在城區主要干道集中動態宣傳基礎上,政法系統各單位及基層“兩所一庭”分別在本單位和轄區人口密集區域、顯眼位置積極營造濃厚氛圍。利用新媒體發布全縣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信息,擴大公眾知曉率。
“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以致用。”南部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還采取郵寄資料、微黨課、視頻連線等方式,確保全員參與學習;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緊密結合自身的思想、工作、作風,認真組織學習,筑牢忠誠為民之心,筑起為群眾辦實事的思想之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