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2日電 (劉敏 譚卯)54歲的李阿姨,從年初開始反復腹瀉、便秘,起初以為是腸胃炎,自己購買大量酸奶調劑腸道。不曾想,癥狀沒改善,反而出現了腹脹、腹痛,到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檢查,是直腸癌并且已經侵犯到子宮。

一開始,李阿姨就只是腹瀉、便秘,以為吃酸奶增加腸道菌群就能緩解。可沒想到,幾個月下來,癥狀不減反增,還出現了腹脹、腹痛癥狀。
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李阿姨被診斷為腸梗阻,在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她已經有嚴重的腸道水腫。更為關鍵的是,引發她一系列腸道不適的原因,不是腸胃炎,而是直腸惡性腫瘤,腫瘤已經累及子宮。普外科、婦科聯合會診,認為李阿姨需要在消除腸道水腫后切除子宮和直腸,也就是直腸癌聯合子宮及附件切除的擴大根治術,也稱NOSES手術。
歷時4個小時,最終將腫瘤以及侵及臟器完整切除,并從自然腔道取出手術標本,腹部僅有5個很小的傷口,術后李阿姨腹脹得到明顯緩解,并能夠正常進食、排便,精神狀態較術前好了很多。
普外科劉建主任醫師介紹,結直腸癌常侵入鄰近臟器,治療需要以外科手術為主,此類手術操作往往十分困難,術中需要多科協作。同時此類患者需要術前做好充分準備,術中精細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損傷,確保吻合口安全,術后做好監測以及營養支持等相關治療。雖然聯合臟器切除創傷較大,手術風險高,但可確保腫瘤根治性切除,讓患者獲得長期的生存。
據了解,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近年來逐年上升,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預防直腸癌首先需要注意生活方式,飲食中應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食物,腌制品、熏制品不可過度使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
由于大便是排泄物,很多人平時并不會刻意觀察其狀態,但其實大便也是反應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很多胃腸道疾病都會引起大便性狀的改變。因此建議平時在便后觀察大便的性狀,當出現粘液便、血便、黑便、大便不成形、大便排便習慣的變化等癥狀時,一定要前往醫院做正規檢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