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民盟龍馬潭區基層委員會牽手社區 探索基層治理新途徑
2021年08月14日 11:2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3日電 (鄒立楊)近來,民盟瀘州市龍馬潭區基層委員會牽手蔣兆和故居所在地——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區,積極開展社區共建活動,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途徑,開拓社會服務新領域,發揮社會服務新作用。

  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民盟龍馬潭區委員會用活“三招”社區共建工作見成效。
民盟龍馬潭區委員會用活“三招”社區共建工作見成效。

  2018年4月9日,民盟瀘州市龍馬潭區基層委員會按照區委統戰部“同心同行·共建共享”的工作要求,與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區簽訂共建協議。共建活動開展4年來,盟區委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深入社區,結合社區實際需求,開展了與社區之間的“雙向”服務;為互促共建搭建了新平臺,為龍馬潭民盟社會服務工作打開了新局面,也為盟員施展才華搭建了新舞臺。

  在充分調研后,盟區委以社區需求為導向,為社區量身定制了“1+5+N”的共建服務內容:“圍繞‘如何構建環境優美、居民安居樂業、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的和諧社區'一個主題;做足‘棚戶區拆遷、居民文化素養提升、環境衛生治理、社會治理、社會保障'五個方面的文章;開展N個活動”。盟區委結合自身職能職責、工作重點,分線分塊對社區服務當前面臨的形勢,制定菜單式服務項目,方便社區“按需點單”,提高社區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并將調研結果向區委、區政府反映,為社區建設發展建言獻策,為區委、區政府的決策和政策的出臺提供科學依據。集體提案《關于在小市街道棚戶區改造中及早做好學校規劃的建議》得到區政府高度重視。

  活動載體多方式、服務范圍大拓展。

養老院慰問。
養老院慰問。

  盟區委以多種形式的活動載體,充實活動內容,不斷拓展服務范圍。服務形式和內容均為“1+N”暨:“一個板塊,多場活動;一場活動、多個內容”。

  開展的法律便民惠民利民活動,采用不定期現場義務咨詢、微信群適時疑難解答等方法,為居民提供養老保險、律師公正等相關咨詢,目前已咨詢解答120余人次,引導居民依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從青少年到老年;服務內容不斷增加,從知識講解到行動引導。

  先后開展了“書畫墨香進社區”、“安全知識講座”、“潔凈社區”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重陽節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殘疾人等志愿幫扶活動,宣傳政策、送上慰問品,拍攝“全家福”,傳承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鞏固創文成果”、“國衛迎復審”等活動,減少社區不和諧因素,增強盟員社會責任感。

  文化共建提品質、互利互惠雙提升。

  集中盟員全力,傾力打造“兆和藝術團”。配強相關硬件設施,對藝術團導師及成員進行專業指導。在盟員的幫助和支持下,目前“兆和藝術團”已開設了合唱、書法、繪畫等課程,專業教師由盟員擔任。

  依托“兆和藝術團”,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為理念,發揮“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育民”的積極作用,打造“同心共建”文化陣地,盟員搭建展示自己的公益性文化平臺,開展“書法進萬家”活動、居民文藝匯演、開展端午節慶祝活動、慶祝九九重陽節”義務演出活動、愛國主義電影放映、“我為社區書屋捐書”等活動。通過開展文化共建活動,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盟員的個人能力素質得到提升;實現了互利互惠雙贏的局面。

  長沱奔涌書激情,五峰浩然譜新篇!民盟龍馬潭區基層委員會將以同心共建為契機在盟市委、區委統戰部的領導下繼續為改革發展添助力、增合力。(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理论软件 | 中国Av免费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