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突出“四強”提升為僑服務和為大局服務實效
2021年09月17日 14:2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7日電(鄒立楊)近年來,瀘州市委統戰部以建機制、強宣傳、優服務、助發展為著力點,凝聚僑心,發揮僑力,有力促進了瀘州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環境的改善。龍馬潭區紅星街道龍橋子社區成功創建為全國“為僑服務示范單位”“優秀僑胞之家”;2名基層僑聯工作者獲得全國僑聯系統先進個人;古藺縣僑聯被評為全國僑聯系統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強機制,成立了由瀘州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聽取全市僑務工作報告,研究解決涉僑重大問題。相繼出臺了《瀘州市加強新時代基層僑聯建設五年規劃(2019年—2023年)》《瀘州市貧困歸僑僑眷扶持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16個。對華僑回國定居等6項審批事項進行了標準化體系建設,推進全市僑務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立并完善縣區(園區)為主體、市委統戰部僑辦牽頭協調、部門支持配合的工作運行機制,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各級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大僑務工作格局。

  強宣傳,積極引導僑屬學法、懂法、守法、學會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借助“瀘州僑”微信公眾號、酒城E統戰、“僑胞之家”等平臺和陣地,先后推出僑法宣傳10余期,瀏覽量超100萬次,并將《涉僑法律政策匯編》轉發各區縣、部門和有關單位,努力提高基層僑務服務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全市各級僑務部門堅持利用“12.4法制宣傳日”、3月“法制宣傳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頒布30周年等節點,采取上街設點和入戶宣傳等形式,發放各類僑法宣傳資料共計12000余份(冊),接受群眾涉僑法律法規咨詢8000余人次。龍馬潭區紅星街道龍橋子社區和納溪區安富街道友誼路社區設立全國僑務系統普法“宣傳角”,由澳門同胞捐建的長安鄉李壽年中學自覺設立了“僑法宣傳角”,成為我市僑法宣傳進學校的一大創舉。

  強服務,堅持定期走訪慰問。2020年共慰問困難歸僑僑眷1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20余萬元。積極為歸僑、僑眷排擾解難,幫助協調解決小孩上學、僑眷海外探親假不能落實等問題13件。結合僑商會換屆,走訪涉僑企業72家,收集企業意見訴求80余件,扶持僑資企業健康發展,解決困難問題8件。去年,受理涉僑來信來訪20余件次,先后辦理僑胞曾德昌房產拆遷賠償、宋德誠反映商標侵權等僑界人士信訪問題,辦結率為100%,有效維護了僑界穩定。

  強發展,邀請海外高科技人才31名來瀘考察,共現場簽約產業合作項目4個,投資金額20多億元。促成浙江省麗水市百名華僑結對幫扶敘永和古藺縣烏蒙山區千名學子,麗水市414名華僑結對1058名學子,總助學金額1058萬元;招引香港貿促局以及香港明發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煥明3次來瀘考察,初步與納溪達成投資10多億元的項目意向;成功招引千人計劃人才—姜和創辦的四川賦智賽爾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入駐瀘州醫藥園區,公司成立至今,在海外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等各個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爭取到省委統戰部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建立“天府云醫,與僑同行”海外診療站,助力瀘州打造第7張國家級開放平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