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0日電 (湯雁)19日,傳統佳節中秋來臨之際,“為崍穿越共嬋娟”成都•邛崍雙城雅集活動在邛崍舉行。
活動現場,“如是•傳音”古琴雅集在古色古香的文君井舉行。漢服愛好者們坐在文君井畔,品茶、喝酒、吃月餅、賞古琴,營造出曲水流觴的古風雅韻。文君琴社的琴師、學員們依次彈響《蒹葭》《鳳求凰》《越人歌》《相和歌》《清平樂》《木瓜》《酒狂》等古典名曲,或在漾虛樓上,或在琴臺上,或在山石邊,或在梧桐樹下,琴箏互答,歌舞相伴,宛然一臺精彩紛呈的實景演出。樂曲時而高昂,時而低回,時而激越,時而幽遠,讓現場觀眾領略到古琴神奇的魅力,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西漢盛世。

有人說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是坐船到成都的,也有人說是乘馬車,但這一次,從邛崍到成都,50余名身著漢服的古琴人和漢服愛好者重走他們為愛出走的線路撘乘的是動車、地鐵。這群來自邛崍的“當代文君相如”將整節動車車廂變成了漢服秀場,精彩的古風才藝表演,在穿越時空之旅中實現了古典與時尚的對話。在地鐵上,他們又分散到各節車廂,乘客們紛紛關注,近距離感受文君文化之美。
從地鐵站出來,“當代文君相如”們一下子置身在現代化大都市成都的繁華盛景里,仿佛完成了一次時空穿越。他們此行目的地是琴臺路。琴臺路是專門為紀念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而命名的,是成都市著名的文化地標。在琴臺故徑牌坊和古琴雕塑前,“當代文君相如”們玩起了漢服古琴快閃,或漢服走秀,或彈奏古琴,衣袂翩翩,琴聲悠悠,古典而浪漫,成為琴臺路上一道旖旎的風景線。

隨后,在百年老店詩婢家舉行的“情是·聽花”古風吟誦活動將雙城雅集推向高潮。“當代文君相如”們來到以文房四寶聞名的詩婢家,濃郁的漢風雅韻撲面而來。一走進活動舉辦場地詩錦官,就像走進了一個漢風大觀園。在優雅的古琴伴奏下,青羊、邛崍兩地文藝志愿者逐一上臺,傾情吟誦《野有蔓草》《十畝之間》《靜夜思》《水調歌頭》《關雎》《箐箐者莪》《臨邛伊人》等經典曲目。“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一個個精彩節目將傳統文化的魅力演繹得淋漓盡致,讓現場觀眾接受了一次古典文化的熏陶。

雙城雅集最后在“心是·相印”香囊手工制作體驗活動中進入了尾聲。“當代文君相如”們懷著對傳統文化特殊的情感,拿起針線,挑選藥材,一針一線縫制香包,讓中秋佳節的思念在淡雅的馨香里恒久綿長!
“當代文君相如”們從邛崍文君井到成都琴臺路,一場跨越千年的時空之旅,讓我們從現代走進西漢,又從西漢回到現代,既感受到公園城市的幸福安逸,又真切感受到天府文化的優雅時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