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納溪:碩士返鄉種獼猴桃 首年掛果畝入5萬元
2021年09月26日 16:3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6日電 (周超文 曾運吉)9月,正是獼猴桃收獲的季節。在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保安村二組生態獼猴桃園里,果實飽滿的獼猴桃正在裝箱發往全國各地。獼猴桃園的主人叫楊剛,是畢業于四川農業大學果樹專業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如今,歷經三年栽培管理,楊剛在獼猴桃世界里,“種”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楊剛查看獼猴桃。
楊剛查看獼猴桃。

  戴著一副近視眼鏡,皮膚曬得黝黑,身上穿著T恤和牛仔褲,腳上的休閑鞋因沾滿了泥土快要遮住鞋子原來的顏色。見到楊剛時,一副地道的農民模樣。“我在四川農業大學本科和讀研究生時,學的都是果樹專業,走出校門后就在一家從事獼猴桃種培育、種植、研究的公司上班。”今年36歲的李剛說。

  2018年,李剛抱著回鄉帶領鄉親一起種植獼猴桃致富的夢想,毅然回到納溪區豐樂鎮保安村,租用了50畝土地種植獼猴桃。“我是專業從事獼猴桃的種植、研究,因此,我種獼猴桃就要與眾不同,就要讓周邊村民看到獼猴桃產業的巨大效益。”楊剛說,剛開始我回鄉種植獼猴桃,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認為我們苦讀了這么多年書,結果還是回到農村務農,包括她的父母最初也不太贊成他們種植獼猴桃,大學同學中也很少有人務農和從事農業工作。“從事農業的確太辛苦了,這點其實我早就有心理準備,但我愿意干這行,我就要干出點名堂出來。”

  與別人不同是的,從一開始,楊剛就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于獼猴桃的種植管理中,采用仿生栽培法種植獼猴桃。所謂仿生栽培,就是模仿生物自然規律栽培植物的一種方法,旨在改善生態和生理狀況,進一步提高栽培效益。由此,楊剛就對獼猴桃園進行標準化改造,僅改土,楊剛每畝地就用了30噸有機肥。

  辛勤的付出終會換來回報。今年,楊剛的獼猴桃雖然是第一年掛果,畝產量卻達到了3000多斤,由于是有機種植,價格賣到了15元/斤,畝收入就接近5萬元。“進入盛產期后,畝產量將提高到6000斤以上,畝入將達10萬元。”楊剛自信地表示。

  走進楊剛的獼猴桃園,水肥一體的管網縱橫交錯;果園的工棚里,拖拉機、旋耕機、開溝機、植保無人機、剪枝機、除草機等一應俱全,這也標志著楊剛的獼猴桃園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業。“這兩年我靠著這些機具,在標準化的獼猴桃園打造中雖然我都是親力親為,但卻沒有費力,而且一年下來還節省了至少10萬元的人工費用,省時省力又增收。”楊剛不無喜悅地說。

  長期以來,川南的獼猴桃等農作物生產主要依靠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成為丘陵山區特色產業亟待解決的難題。由此,楊剛回鄉創業時,他就首先投資30多萬元購回了作業機具,讓他的獼猴桃園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達到了產業增效又增收的目標。這兩年,由于機械助力,他的50畝獼猴桃園基本沒請工人幫忙,一個人就完成了全年的種植管理。

  機械化種管獼猴桃園,達到了省時省力又增收的目標,而他在果園采用的“水肥一體化”設備為果樹施肥澆水、使水和肥料以優化的組合狀態直接輸送到果樹根部土壤,又讓他擺脫了“靠天吃飯”的束縛。楊剛介紹,現在很多果園依然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命運,遇到干旱天氣果樹容易缺水,澆水施肥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水肥利用率不高。現在果園利用“水肥一體化”系統進行灌溉,定時、定量的控制,不僅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還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一人致富不算富,我要帶領鄉親一起走致富路。”楊剛說,現在他已著手推出上門培訓、簽約管理等方式,指導獼猴桃農戶進行有機種植,以實現更大效益。目前,楊剛在全國簽約指術指導的獼猴桃園有25家,面積超過2000畝。(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福利97野狼第一精品 | 亚洲免费a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人77777在线观看 | 真实高潮国产对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