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6日電 (羅晶 申梨)近日,兩輛“紅領巾公交”陸續開進了德陽綿竹市富新中學校園內,在老師的組織下,孩子們歡呼雀躍地登上了回家的“專車”。
據了解,這是綿竹市教育局落實該市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紅領巾公交”進校園,開啟安全護航的行動之一。今年秋季,位于什地鎮的什地學校初中部正式并入了位于富新鎮的富新中學,每周往返兩鎮的學生有百余人,由于路途遠、專線公交班次少,學生在路上花費大量時間,十分不便。為此,富新中學及時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全覆蓋的問卷調查,最終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按照學生和家長意愿,確定新增兩條“紅領巾公交”進校園的線路,并于9月18日正式運行。
“通過‘紅領巾公交’進校園舉措,學生周末回家、返校都更方便、更快、更安全了。”富新中學安辦主任廖彬戌介紹,目前,該校又新增了富新中學至什地雙瓦村、富新中學至隆興橋專線。從運行一周的情況來看,“紅領巾公交”實現了學校和家的無縫銜接,學生零距離換乘,有效解決了學生離校回家難及家長沒有固定時間接送等問題,又減輕了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擁堵的壓力,深受師生和家長的歡迎。

初二學生張依的家長表示,以前自己開車接送女兒,再晚再忙也要到學校接,偶爾有事脫不開身,只能讓女兒坐公交車,但是心里卻一直不放心,現在開通了“紅領巾公交”,安全又方便,讓人省心多了。
綿竹市教育局安辦副主任肖俊華介紹,今年以來,市教育局以“撤并空心校、建好寄宿制、增加城區學位供給”為總體思路,實施“優化學校布局調整、啟動新區學校建設、規劃用活閑置校舍”三項行動,完成了10所學校的撤、并、建、停工作。為解決農村地區孩子出行難題,市教育局會同各鎮(街道)、公安局、應急局、交通局等部門,對行車線路、學生上下車站點進行實地勘察,通過定車輛、定時間、定學生的“三定”原則,及時新增廣濟學校至廣濟鎮金花集鎮、板橋學校至劍南街道酒城社區(原八一村)、富新中學至什地鎮(雙瓦村、隆興橋)三條“紅領巾公交”線路。
目前,綿竹市已開通55條“紅領巾公交”線路,實現了農村偏遠地區校門口至家門口的全覆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