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7日電 (廖桂華)26日,在西充縣南臺街道永清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烘干機房里,一臺大型烘干機正在作業,幾名農戶雙手提著編織袋,將烘好的稻谷進行裝袋。機房外,一些農戶將已烘干裝袋的稻谷搬運上車,忙得不亦樂乎。
“多虧了社區的幫助,解決了稻谷進倉難題。”家住永清社區4組的趙啟波是該村的種植大戶,今年共種植了20多畝水稻,受雨水天氣影響,晾曬稻谷成為他的“憂心事”。得知社區的合作社幫助農戶烘干稻谷,便將搶收來的稻谷送來機房烘干,看到一袋袋稻谷烘干裝袋,趙啟波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感謝社區干部幫我搶收稻谷幫我烘干,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辦。”該社區60多歲的居民王明永前段時間因生病,田中5畝水稻無法收割,眼看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穗壓彎了腰,老人愁得不行。社區干部了解到情況后,組織黨員干部下田搶收并運到烘干房烘干,解決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入秋以來,連續的降雨天氣,導致水稻收割、貯存遇到不少困難。該社區合作社的烘干機幫助群眾解決了水稻烘干問題。“機器運轉之前,可對稻谷烘干的溫度、時長、風量、設備運行速率等參數進行設定,使稻谷烘干一直處于合理干制環境,保證稻谷品質。”烘干房技術負責人介紹道,合作社設定的烘干標準是13.5%,在接近烘干完成時,設備會自動進行三次水分檢測,確保稻谷的水分含量符合國家質量標準。

“烘干房于今年7月份建成,主要用于烘干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日烘干量在15噸左右。”該社區書記王馳宇介紹,自合作社烘干設備開啟以來,已烘干稻谷100余噸,有效滿足合作社、周圍群眾的烘干需求,避免了稻谷霉變、發芽,確保稻谷如期歸倉,最大程度減少農戶損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