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9日電 (李維)瀘州市敘永縣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素有“雞鳴三省”之稱,森林防滅火工作總體呈現“一廣一重一高”的特點。近年來,敘永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高效撲救、安全第一”,從嚴管理野外火源,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人員的管控,森林防滅火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三向發力狠抓重點過實過細減少火災隱患
著力消除隱患。始終緊盯高溫天氣和特殊敏感時期,嚴格實行隱患排查整改閉環管理,排查重大風險區域10個,已整改完成9個,1個正在整改中;排查火災風險隱患55個、林區輸配電線路隱患風險點73處,均已完成整改。籌資500余萬元,對全縣穿越重點林區的48條10KV高壓線安裝二次熔合開關64臺;投入4800余萬元實施農網升級改造項目三批,提升電力線路預防森林火災等級。
強化督查考核。組建3個專項督查組,采取“四不兩直”和集中蹲點等形式督導檢查,對重點地段、重點林區暗訪督查81次,重要節假日和特殊敏感時期巡查40次,發出通報21期,約談提醒5人次。充分發揮“兩書一函”作用,下發整改通知書17份,提醒敦促函18份,涉及問題94項,現已全部整改完畢。縣紀委監委開展常態化督查檢查844次,約談提醒136人,誡勉談話25人,黨紀處分3人。
注重宣傳實效。組建森林防滅火知識巡回宣講隊,開展為期1個月的森林防滅火集中普法宣傳。在各林區重要道口、風景區等關鍵場所設置防火宣傳標語、警示牌、語音宣傳器,在各鄉鎮利用宣傳車、村村響等方式宣傳森林防火知識,針對“八類”重點人群,落實專人開展面對面入戶宣傳,倡導群眾文明出行,確保森林防滅火宣傳全覆蓋、無死角。截至目前,在全縣共計滾動刊播(載)森林防滅火宣傳內容400次,累計6.38萬次;播放村村響650次,累計27.34萬次;設置單立柱、看板、宣傳欄(櫥窗)累計3838個;懸掛布標、石灰標語累計5089條;發放資料120份,累計879692份。
雙輪驅動嚴密體系筑牢筑強基層群眾防線
嚴格責任落實。明確28名縣領導、29個縣級部門包鄉鎮,鄉鎮領導干部包村組、村組干部包戶的分級包干責任機制。明確23項縣級重點任務、14項鄉鎮重點任務、14項村組重點任務,各級責任包干領導照單履職、掛圖作戰。
狠抓隊伍建設。組建“1+3+23+212”撲火應急隊伍,形成以縣森林專業撲火隊為龍頭,礦山救護隊、國有林場撲火隊、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縣級半專業撲火隊伍為支撐,23個鄉鎮半專業撲火隊、212個行政村義務撲火隊為補充的森林火災撲救體系。投入資金170余萬元,購買撲火裝備、單兵防護裝備等2000余套,配齊配好隊伍和個人裝備。
四措并舉求實創新落實落細火險防控工作
實行“十戶聯防”制度。以“十戶長”制為載體,把網格管理服務延伸到基層最末梢,用深用實“戶長”“宣傳、巡查、管理”六字工作法,切實打通森林防控人墻防線中的“最后一公里”,織密織牢森林防火防控網。
實行“雙盲點練”制度。高火險時段,采用不定時間不定地點不定隊伍的“雙盲”形式,全面檢視撲火隊伍的應急集結速率和指揮部綜合指揮調度效能。截至目前,共計開展雙盲點練5次,覆蓋9個鄉鎮、調度24支隊伍、培訓475人次。
實行“掛圖作戰”制度。鄉鎮自制“作戰圖”,在衛星圖上標注取水點、墳墓集中區、林區制高點、瞭望塔、高(低)電壓線、重點管控人員、林區道路等信息,明確巡護責任人,畫圖定向,按圖推進,掛圖督戰,搶占最佳救援時機,為全面實現森林火災“打早、打小、打了”奠定堅實基礎。
實行“一鍵呼叫”機制。創新出“接地氣、強實戰”的新撲火機制,自創科學有效的應急響應召集方式,將半專業撲火隊伍的聯系方式錄入微信“鄉村廣播”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將召集命令通過語音方式現場錄入,可一鍵對所有撲火隊員進行語音呼叫,將召集命令第一時間傳至每一位隊員,實現了高效率、強應急、新成效的目標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