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日電(王爵)近日,居住在成都市溫江區的王大爺今年已經79歲,是一位患有巨大腹壁切口疝的病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成都市五醫院)疝外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下,順利完成手術并康復出院。

據了解,王大爺近兩年來健康之路走得非常“坎坷”,在2019年王大爺就因心累氣緊到成都市五醫院心內科就過診,當時診斷為“III度房室傳導阻滯”,醫生為王大爺安置了永久起搏器。然而術后三天王大爺又因“胃巨大潰瘍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突然開始嘔血,王大爺及其家屬因對手術風險的擔憂拒絕了醫生手術治療的建議。
沒想到一周后,王大爺再次出現突發消化道大出血,因錯過了一周前的最佳手術時機,王大爺的情況也更糟,出現了嚴重的貧血、低蛋白,凝血功能異常....。.為了及時挽救王大爺的生命,醫生在反復和患者家屬溝通并同意后,急診做了“胃大部切除術”。

雖然術后王大爺的生命得以挽救,但因兩次大出血致其身體內環境變差,術后切口愈合不好,當時王大爺也未完全配合康復治療....。.種種因素導致王大爺術后半年原切口處出現了包塊突出。剛開始時包塊較小,沒有疼痛不適感,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隨著時間推移腹壁包塊越來越大,伴有明顯的墜脹不適感,嚴重的影響了老人的正常生活。
因前一次手術在成都市五醫院進行很順利,患者家屬心懷對醫院的信任,陪同患者到該院疝和腹壁外科專業組長汪雪副主任醫師門診就診,在門診汪雪醫生詳細向王大爺講解了切口疝的發生原因和治療方法,患者一家人經過考慮后決定入院手術治療。
入院后汪雪醫師所帶的疝外科醫護團隊專門為王大爺制定了個性化診療計劃,快速康復護理全程介入治療。在術前的檢查中,王大爺測出的腹壁缺損值為9cm×20cm,屬于巨大切口疝范疇,加上他長期腹腔內容物突出,導致疝囊形成的“第二腹腔”容積明顯增大,如果這個時候貿然將腹腔里的內容物一次性回納,會致腹腔壓力突然增大,引起腹腔室間隔綜合征,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

汪雪醫生團隊對疾病進行了充分準備和評估,根據缺損大小為王大爺申購了特殊規格的疝修補材料,結合他目前身體狀況,最終決定采用開放手術方式治療,即用腹壁疝經典術式將補片放置于腹膜前,最大限度減少對腹腔的干擾。
入院準備一周后汪雪醫師親自主刀為患者進行了手術,本次手術中運用了現代疝外科中多項核心技巧,如組織分離技術(CST)、腹橫肌松解技術(TRA),用時一個半小時順利成功的置入補片完成切口疝修補,術中出血不到20ml。在嫻熟的手術操作保證下,縮短了手術時間,配合快速康復技術運用,術后第二天患者就自行下床活動,但此時仍不能掉以輕心。術后王大爺經過三天的危險期:因腹腔壓力增大,王大爺一直血氧飽和度波動大,活動后更是下降至80%左右,醫護人員十分擔心和關注(腹腔室間隔綜合征),護理團隊根據患者病情給予患者精心護理,吸氧、平喘、呼吸鍛煉,指導康復活動增加胃腸動力,緩解腹脹。嚴格觀察病情變化。3日后患者各項檢查指標逐漸恢復正常,血氧飽和度監測恢復正常,大家的心才放了下來。
一周的術后康復,王大爺逐漸恢復了精神抖擻的面貌,順利出院了。出院之時王大爺握住了主刀醫生汪雪的手感激地豎起了大拇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