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4日電(張平 羅懷鼎)今年以來,達州市宣漢縣以“清廉鄉村”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注重村級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和嚴查村級腐敗問題“雙輪驅動”,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使反腐更接“地氣”,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序銜接打通“屏障”。

“打印紙,350元;場鎮保潔費用,7000元;社區道路維修整治,5萬元……”家住天生街道仙橋社區的錢大爺拿著身份證打開“三資管理平臺”上村務公開頁面,認真核對社區每一筆賬務支出及票據。
宣漢縣在全縣37個鄉鎮實行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將村級財務賬務納入鄉鎮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統一管理,并創新建立“清廉鄉村”微信公眾號平臺,定期公開村級事務,對村級工程項目建設、專項資金使用和惠農政策落實等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和熱點問題全部在平臺上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群眾若有疑問,還可以到鎮會計代理服務中心查詢,調取原始發票憑證。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推行村務公開制度,給村級權力運行套上了‘緊箍咒’,讓群眾的知情權得到最大體現。”宣漢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是村級換屆之年,針對村干部“四風”和違法違紀現象易發多發等問題,宣漢縣注重延伸工作觸角,以在村支“兩委”和村干部身邊設置“監督哨”的形式積極推出村級監督新主體——“紀委書記(紀檢員)”。
村(社區)紀委書記(紀檢員)主要職能就是對村支‘兩委’及其成員進行監督,承擔著村務決策監督、政策公開監督、信訪問題收集及回復反饋、干部廉政評議等職責。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督,把監督滲透到村級事務管理的各個方面,有效維護村集體和村民的合法權益。
同時,縣紀委監委、派出鄉鎮片區紀檢監察組及鄉鎮紀委在履行監督職責的同時,加強對村(社區)紀委的履職指導,著力構建四級聯動的縱向監督體系。
今年以來,縣委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文件要求,縣領導每季度、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每月、駐村干部每周不少于1次到所聯系村(社區)組織開展院壩議事,定期向群眾宣傳縣委政府及各鄉鎮重大決策部署、縣鄉(鎮)發展成果及整治群眾不滿意問題的工作成效,宣講掃黑除惡、醫療衛生、低保評定、醫保繳納、疫情防控等各項政策法規,并在院壩議事活動中積極組織村(居)民填寫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調查問卷,收集解決群眾訴求,同時對群眾前期反映的問題訴求進行及時反饋,對村級財務賬務進行及時通報,不斷增強群眾凝聚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在院壩議事活動中,各村(社區)還組織黨員及群眾代表對本村(社區)“三務公開”“干部作風”“解決群眾訴求”等情況進行民主測評,現場打分,并以此作為其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2021年1—10月,該縣查處村級干部違紀違法案件36件,給予黨紀處分39人,一批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腐敗問題得到嚴厲懲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