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江陽:“千億強區”蹄疾步穩 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2021年11月16日 19:3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6日電 (鄒立楊 袁玉華 徐康銘)2016年以來,瀘州市江陽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GDP增速高于全國、快于全省、優于全市,年均達8.5%,總量連跨兩個百億臺階、2020年達616.36億元,位于全省前列、川南第二、全市第一;連續五年綜合目標考核位居全市前兩位,蟬聯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一舉創成天府旅游名縣,先后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模范縣和進步縣,成功入選四川省爭創“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區”重點培育對象,為“建成千億強區、奮進全國百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11月12日,位于江南科技產業園的四川天植中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煎藥中心一派繁忙。“今年1至10月,公司銷售收入一億多元,預計全年將達2.2億元。”公司負責人張思奇介紹,公司是集種植、科研、生產、銷售中藥材、中藥飲片為一體的現代醫藥產業,是江陽區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在江陽區委、區政府的“保姆式”服務下,公司通過技改,目前配備了中藥飲片生產、檢驗的相關先進設備,在國內中藥飲片生產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江陽區重點發展工業、現代服務業,強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推動縣域經濟強勢崛起。江陽區第十次黨代會吹響了傾力打造“產業之城”的號角。

  “我區積極鼓勵支持白酒、機械、建材等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堅持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重,大力發展壯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有力助推了全區工業發展。”江陽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何文良介紹。

  江南科技產業園是江陽區工業集聚地。“目前,園區已引進企業370余家,主營業務收入達508億元、實現五年翻三番。園區里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已簽約入駐圣融達容阻等智能終端企業37家,其中32家已建成投產。”江南科技產業園主任章華高說。

  2016年以來,江陽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家,年均增速達10.7%,2017年至2019年連續排名瀘州市第一。

  瀘州首個五星級希爾頓酒店即將投用,瀘州美食文旅街建成開業,金融街不斷延伸……近年來,江陽區建成了白塔、城西、城南三大“百億級”商圈,現代服務業風生水起。“2016年以來,全區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和社消零總額年均增速分別達8.7%、10.8%,社消零增速連續五年保持全市第一,獲評四川省服務業強區。”江陽區商務局局長張玉剛說。

  招商引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而項目是投資的載體和發展的支撐。10月26日,中國酒城瀘州·江陽產業合作投資推介會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江陽區共推出對外重點招引資項目14個,投資總額838億元。5年來,江陽區共招引國內省外的全國500強企業10余家、知名企業300多家,共招引項目377個,到位市外資金828.5億元。共實施重點項目592個,累計年度計劃投資1402.3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350.2億元。

江陽群眾在家門口就醫。
江陽群眾在家門口就醫。

  生態鋪底綠色藍圖全域繪就

  “紅嘴鷗又來啦,紅嘴鷗又來啦!”11月1日,江陽區澄溪口至東門口段的江面上,數百只紅嘴鷗飛舞盤旋、覓食嬉戲,聞訊而來的市民歡呼雀躍,有的還買來面包、饅頭等食物投喂。江陽區農林專家鄒彥彪介紹,紅嘴鷗喜歡環境好的地方生活,“它們每年都來,說明江陽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近年來,江陽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治理,筑牢綠色屏障,用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2020年江陽區上榜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市,正在傾力打造“生態之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江陽區不斷加大空氣質量巡查管控力度,定期巡查拆遷地、建筑工地,堅持全面落實施工區域圍擋、物料堆放覆蓋等“六個百分百”標準,工地揚塵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開展無人機禁燒巡查試點,組建摩托車民兵巡邏隊等宣傳禁燒、打擊焚燒,群眾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

江陽城市夜色多姿多彩。
江陽城市夜色多姿多彩。

  5年來,江陽區累計投入6000余萬元,對農村戶廁、公廁進行改造,全區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5.67%。新建一級污水處理廠10座、農村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41座,實現場鎮配套污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處理率達100%。

  “你看嘛,這里不堆放砂石并進行生態修復后,灰塵沒得了,汽車的噪音沒得了,空氣清新了,環境好得多了!”11月12日上午,華陽街道江灣村村民姚如彬,對于長江邊的華陽五渡溪生態修復很是滿意。

  江陽區按照中央環保工作要求,整治修復長沱兩江岸線砂石堆場,主要清理轉運原堆放在河道岸線內的砂石,拆除相關砂石加工設備。34個砂石堆場全部拆除,對清理后的河岸線進行生態修復整治,修復岸線總長4.43公里,面積579.3畝,綠化面積178畝。同時,按照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區、鎮街、村三級河長加大巡河力度,組織全區河湖管理員持續深入開展河湖環境“清四亂”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嚴格查處違法行為,在長沱兩江河道經營多年的餐飲船舶全部搬遷,全面推動河湖生態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力促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1至10月,長江江陽區段平均水質達Ⅱ類標準,沱江江陽區段平均水質達Ⅲ類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瀘州金融中心蒸蒸日上。
瀘州金融中心蒸蒸日上。

  民生兜底幸福指數持續攀升

  11月12日上午,74歲的獨居老人萬均會像往常一樣按時來到茜草街道沙坪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跟相鄰的老年人一起看書、聊天,然后吃午飯,生活有滋有味。“以前一個人在家,也沒人說話。這里人多,熱鬧,心情也好了。”萬均會高興地表示。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像沙坪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這樣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江陽區各社區越來越多。

  民生幸福,是最大的政績。5年來,江陽區堅持將財政資金七成“蛋糕”切向民生,累計投入近300億元,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97%,讓老百姓“吃得上水、吃得起水、吃得好水”;改造提升道路400余公里,開通農村公交線路54條,公交車開到村民家門口,有效破解了群眾“出行難”問題,獲評“四好農村路”全省示范縣;累計投入教育經費43.5億元,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原來擔心上岸后沒有生活來源,現在在政府的幫助下,我辦起了廠,當上了老板,日子比以前過得更好了。”11月12日,正在忙著自家菜籽榨油廠生意的陳申倫臉上寫滿笑意。

  陳申倫在長江邊上生活了50年,原來一直以捕魚為生,長江禁捕后,生活陷入困境。今年初,江陽區人社等相關部門了解到包括陳申倫在內的多名退捕漁民的現狀,積極做好漁民轉產安置保障工作。陳申倫自主開辦了一間榨油廠,年收入達10萬余元。如今,江陽區418名漁民全部成功實現轉產就業。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江陽區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區1.1萬余名貧困人口于2016年脫貧,人均年收入增速達23.3%,獲評全省2020年脫貧攻堅先進區。

  同時,在對口幫扶鹽源縣中,江陽區2018年10月以來累計選派幫扶干部人才174人,投入幫扶資金1.04億元,實施對口幫扶項目83個,助力鹽源縣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任務。今年5月,第三批35名援彝幫扶干部人才到鹽源縣開展結對幫扶……

  自今年9月起,江陽區全面啟動“民心守護”工程,通過實行建立惠民政策全口徑臺賬、深入基層一線全方位巡防、聚焦重點問題系統治理等12條措施,認真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實現推動惠民政策應享盡享、群眾訴求應辦盡辦、作風問題應治盡治、“民心守護”常態長效。

  隨著一項項惠民工程的實施、一張張靚麗的成績單出爐,最美江陽,值得期待。(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在线看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