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4日電 (任小冷 蔣昊倫)“看嘛,現在晚上走在路上,街上到處都是亮堂堂的,就和城里一樣。”11月23日,走在燈火通明的柳林街上,家住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錦官尚城的李大哥邊拍抖音,邊滿面笑容地說道。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納溪區白節鎮始終把民生與百姓冷暖放在心頭、扛在肩上,堅持“民生之事無小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宗旨,聚焦推進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白節鎮通過組織干部深入群眾聽取意見,了解到場鎮主干道部分路段路燈老化損壞,給群眾夜間出行造成不便,同時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收到訴求后,白節鎮迅速行動,組織城環站等相關部門人員,第一時間到現場,對場鎮主干道路燈進行詳細排查,建立臺賬,并制定維修計劃。
根據維修計劃,合理安排維修時段,對存在問題的路燈、線路等設施進行及時全面的維修維護。同時,會同相關公司實地查看,科學規劃確定新增路燈點位。在多方努力下,白節主場鎮完成86盞路燈的維修改造計劃。實現了主場鎮路燈亮化率達到100%,全力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除此之外,白節鎮還通過商會籌資、企業捐資等多種形式,在15村新安裝路燈200余盞,進一步提升鄉村公共服務能力。
據悉,路燈亮化只是白節鎮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白節鎮始終聚焦重點任務和工作,分層部署黨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工作,組織鎮村干部深入16個村(社區),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立足群眾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已確定調研課題50個,開展實地調研30次,走訪群眾500余人次,企業6家,收集建議意見20余條,梳理形成30余項為民辦實事具體事項,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臺賬,推動解決各類問題1000余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