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6日電 (吳平華 )25日晚8點,中共資陽市委新聞發布會在資陽市舉行,此次發布會對剛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產黨資陽市第五次代表大會相關精神進行了詳細解讀。據悉,資陽將深入貫徹“首位戰略”、堅持“五條路徑”、打造“五個城市”、實現“五個提升”、推進“八個追趕跨越”。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統籌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資陽市第五次代表大會聽取和審議了蔣天寶同志代表四屆市委所作的報告。大會的召開,對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奮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重大戰略部署落地落實;對于科學認識資陽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更好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統籌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對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對于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對于動員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譜寫高質量追趕跨越新篇章,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資陽新勝利,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緊扣貫徹“三新一高”要求,緊扣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資同城化發展戰略部署,奮力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在資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大會指出,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是四川省委賦予資陽的發展定位,符合資陽實際,順應群眾期盼,必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大會堅持問題導向、發展導向、目標導向,既統籌發展民生治理安全作出全面部署,又聚焦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進行重點安排,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舉措,加快把國省戰略轉化為發展動能,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做大總量、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加快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確保在現代化建設中轉型不掉隊、量增質更優。
報告指出,今后五年,全市上下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共同富裕時代課題,以推進追趕跨越為使命,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首位戰略”,堅持同城牽引、創新驅動、工業強市、城鄉融合、開放賦能發展路徑,加快打造成渝主軸樞紐城市、臨空經濟示范城市、山水魅力公園城市、開放創新活力城市、幸福和諧文明城市,朝著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目標堅定前行,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資陽新勝利。概括起來,就是貫徹“首位戰略”、堅持“五條路徑”、打造“五個城市”、實現“五個提升”、推進“八個追趕跨越”。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資陽發展機遇交匯疊加,但最重大、最直接、最現實的機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報告將其確定為“首位戰略”,就是要對表貫徹國家重大戰略部署,以此引領新時代資陽高質量發展。
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委“一干多支”戰略部署,重中之重是推進成資同城化發展;創新已經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和最大增量;必須大抓工業、抓大工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報告提出堅持同城牽引、創新驅動、工業強市、城鄉融合、開放賦能發展路徑。報告指出,要建設的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是通衢八方的成渝主軸樞紐城市,就是要打造成渝主軸重要支點、國際門戶樞紐、區域消費中心、同城化發展樣板;是產業興盛的臨空經濟示范城市,就是要構建臨空指向性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在隨后的媒體問答環節中,資陽市經濟合作外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波表示,黨代會明確指出,今后五年,資陽要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首位戰略”,堅持“開放賦能”發展路徑,突出招商引資第一要事,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加快打造“開放創新活力城市”。
擴大國際“朋友圈”。加強與外國駐成渝兩地使領館、辦事處交流對接,深層次、多領域宣傳推介資陽,促成更多務實有效的人文交流、民間交往、投資考察、項目洽談。鞏固現有國際友好城市、友好合作關系城市,拓展更多友好城市,為相關經貿交流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搭建開放“新平臺”。創新推進自貿區資陽協同改革先行區、國家級臨空經濟區、國家級高新區、世界一流中國牙谷、中韓創新創業園資陽基地等現代化、國際化開放合作平臺建設,創建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承接發達國家地區和國內先進地區的產業技術轉移及深度互動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資陽市第五次黨代會奏響了全市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追趕跨越的最強音,全市經信系統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代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市委決策部署中去,以實干擔當、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追趕跨越發展。”資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容弟斌說,堅決扛起“工業強市”大旗。加快工業載體建設,推動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臨空經濟區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深化“畝均論英雄”、工業“標準地”改革,清理處置園區低效工業用地,提升園區發展能級。以招大引強為抓手,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
圍繞“總量突破、結構優化、質效提增”三大關鍵環節推動工業經濟目標再上新臺階:加快做大經濟總量,工業總產值突破1300億元。持續提升工業占比,工業占GDP比重上升至28%以上。穩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工業稅收占全市財政收入比重明顯提升。到2026年,“2+3+1”產業產值實現1100億元,建成2個300億級產業集群、1個200億級產業集群、3個100億級產業集群。
資陽將牢固樹立工業“一業定乾坤”的理念,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在推動產業發展、園區建設、項目招引、企業培育以及疫情防控、碳達峰碳中和、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中勇于開拓、不斷創新,為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提供堅實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