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0日電 (鄒立楊)近日,由西南醫科大學校長、心血管防治專家張春祥教授領隊的博士專家服務團來到了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開展鄉村振興醫療幫扶、冬季送溫暖活動,將疾病救治、健康服務送到了彝家門口。

昭覺縣平均海拔高度超過2000米,由于當地氣候環境地理、交通等因素,加之當地群眾的生活飲食習慣等,導致大骨節病、風濕病、慢性心肺疾病高發,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勞動力的過早喪失。近年來隨著農村快速城鎮化發展,當地居民不良的飲食和生活行為習慣,導致居民肥胖、精神睡眠障礙、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尿酸等慢性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出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現象尤為突出。針對這種情況,西南醫科大學選派了由附屬醫院、附屬中醫醫院的內分泌代謝內科、脊柱外科、兒保科、感染科、肝膽外科、產科、神經內科、治未病中心、疼痛科等各學科專業的博士專家為當地老百姓送醫送藥送健康,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西南醫科大學是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對口幫扶單位,一直關注著涼山彝族居民的健康。曾經在涼山彝族地區開展了膳食營養的調查與高尿酸血癥、代謝綜合征的篩查與防治項目。通過居民膳食營養調查和居民健康體檢,發現當地居民由于不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導致的高尿酸血癥與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處于較高水平。作為西南醫科大學博士專家服務團定點幫扶單位,除了組織博士專家團隊開展常見病的義診活動以外,還為群眾普及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及用藥知識,從飲食、用藥、科學鍛煉、生活習慣、預防保健措施等方面進行指導。為了鞏固和建立健康扶貧、振興鄉村的長效機制,張春祥校長還對昭覺縣中彝醫院和新院區建設工地就醫院管理、專科建設、人才培養引進、科研合作、健康醫療大數據、移動體檢車、可穿戴設備、主動健康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指導。
主動健康是國家醫療健康事業的戰略規劃之一,西部地區由于多民族,復雜地貌、交通、經濟相對落后等因素,主動健康事業起步較晚。圍繞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任務,西南醫科大學將涼山彝族自治區作為鄉村振興、健康改變生活的科研實踐基地,將開展早篩早治、科學營養、健康生活等一系列慢性病防治活動,通過提高當地居民健康素養,探索建立適合當地具有彝族特色的居民慢性病防治和西部主動健康管理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