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5日電 (劉佳)“我今年種植的180多畝川芎創造了150多萬元的收益,藥材售價較去年翻了近一番!”近日,站在彭什川芎現代農業園區內,成都彭州市敖平鎮星河村村支書、種植大戶廖勇高興地說,星河村過去不種川芎的土地,今年也種上了,全村川芎種植面積從3000畝擴大到4000畝。
川芎,是一味傳統中藥材,主產地在四川。2020年4月28日,成都彭州市敖平鎮與德陽什邡市馬井鎮簽訂《中國(彭什)中醫藥(川芎)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合作協議》,拉開了彭什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的序幕。園區共覆蓋彭州、什邡兩市5個鎮、12個村,以敖平鎮、馬井鎮為核心區域,川芎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超20萬畝,園區川芎藥材年產量近3萬噸、年產值近8億元。2020年,在全國的川芎市場占有率達到75%以上。

目前,彭什兩地已形成《川芎苓種培育技術規程》等內控標準9項;共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七網”配套基本完善;涵蓋種植資源標準、種植技術標準、粗加工標準、藥效標準的一套ISO國際標準體系正在編制當中。今年9月,彭什兩地設立園區管委會,在跨區域共營共管方面進行了創新。
“推動兩市在交界地帶融合發展,實現互聯共融、互壯共強。”什邡市發改科技局區域合作和經濟體制改革股工作人員連達介紹,近三年來,為推動區域融合發展,彭什雙方共同編制《彭什區域融合發展規劃》,確定了綜合交通、中醫藥、文化旅游、現代農業、航空航天、公共服務等六大方面43個項目。
此外,依托現代農業園區,彭什兩地種植戶也賺到了實實在在的票子。為進一步帶動農戶致富增收,在黨建引領下,園區今年已完成川芎產業聯合社組建,形成“龍頭企業+產業聯合社+種植戶”標準種植組織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