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6日電 (鄒立楊 羅勇)2021年,射洪市汛期長、雨量大、風險高,全市總降雨量達1398.4毫米,比往年汛期多69%,全市范圍內地質災害頻發。為切實保護全市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射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打出防汛減災組合拳,為人民群眾筑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屏障”,成功實現“連續14年地災零傷亡”。
提前謀劃部署。該局與氣象部門合作、與防汛抗旱部門會商,密切跟蹤雨情,研判災害風險形勢,及時發布氣象預警。整個汛期,累計發布地災氣象風險預警11期,發送預警信息2000余條,主動撤離避險共計36戶160余人次,最大限度避免人員傷亡。
嚴格值班值守。該局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及時、準確掌握和報告險災情信息,統一科學調度,汛期值班接收并處理地災險情4次。組織人員對防災責任單位汛期值班值守、救災物資儲備情況開展暗訪督導,各鎮救災物資齊備,值班值守到位。
增強防備力量。該局汛期增派技術骨干30余人次、動用無人機10余臺開展區域無死角排查,開展地災調查70余次,新增縣級以上地災監測隱患點6處;在傳統的“人防”基礎上,新增5處自動化監測設備,運行率達100%;推廣使用地災智防APP,利用地災智防APP手機軟件,實時預警危險區人員及時轉移,通過“人防+技防+智防”的融合發力,構筑了地災預警監測和防范工作的堅強“堡壘”。
推進項目實施。該局積極開展全域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編制完成射洪市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建立射洪市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動態數據庫,為全市的地質災害風險管控、風險投資、風險決策等提供了科學依據。截至目前,元寶山滑坡治理項目、洋溪鎮蒲家浩村崩塌等5個排危除險項目均已全部竣工,下達項目完成率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