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1日電(黃進喜) 2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成都市錦江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會議期間,來自社會各界的政協委員認真履職盡責,圍繞“品位錦江·幸福城區”總體目標,就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建言獻策。本次會議應到區政協委員256人,實到245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開幕大會執行主席為潘雪松、劉琳、宋宗銘、朱波、張曉惠、楊小明、楊洪、李小松。錦江區委書記陳志勇,區委副書記、區長繆曉波,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王宏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何立祥,七屆區政協主席張松應邀出席開幕大會。開幕大會由潘雪松主持。
會上,繆曉波就《政府工作報告》作說明。說明包括“過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總結和回顧”“未來五年和2022年工作思路和安排”“不忘初心、踐行使命,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三個部分。
過去五年,錦江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三個千億突破”,綜合實力再上臺階;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攻堅“四類重點改革”,政府效能切實增強;堅持以文化建設為引領,彰顯“三大文化定位”,品質內涵顯著提升;堅持以社會建設為根基,榮獲“一項最高榮譽”,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實現“三個位居前列”,綠色底蘊不斷厚植。
未來五年的總體思路是: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系列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區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品位錦江•幸福城區”總體目標,筑牢有預見性的安全,推動有實物量的發展,實施有感受度的治理,謀劃有支撐力的舉措,把一個更加美麗、更具活力、更有品位、更具幸福感的現代化國際化錦江推向新時代,為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貢獻更多錦江力量。
七屆區政協主席張松代表政協第七屆成都市錦江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繼往開來、持續發展的五年。五年來,中共成都市錦江區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加強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召開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為錦江政協工作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政治保障,“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社會關注”的政協工作良好格局不斷鞏固。在區委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政協的有力指導下,區政協堅持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區第七次黨代會確定的總體目標,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推動錦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報告從四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五年七屆區政協所開展的重點工作:一是堅持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各方凝聚共識;二是樹立精準服務理念,資政建言助推發展;三是大膽實踐務實創新,著力增強協商能力;四是注重政協自身建設,鞏固提升建強隊伍。報告從五個方面總結了五年來的工作體會:一是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二是更加突出凝聚共識職能;三是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四是堅定不移推動改革創新;五是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報告建議今后五年區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中共成都市錦江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區委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廣泛團結全體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切實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為實現區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總體目標,把一個更加美麗、更具活力、更有品位、更具幸福感的現代化國際化錦江推向新時代貢獻智慧和力量。重點抓好四個方面: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二是凝聚共識添合力;三是圍繞中心促發展;四是提升能力強擔當。
劉琳代表政協第七屆成都市錦江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區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以來,區政協委員、各專門委員會、各街道政協工委堅持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積極運用提案履職盡責、建言獻策。五年來,共收到提案980件,立案715件,立案率72.96%,其中,委員個人提案681件,聯名提案22件,集體提案12件;44件被列為重點提案,54件被評為優秀提案。截止2021年11月12日,立案提案全部辦復完畢。提案所提問題和建議已經解決或采納的占83.52%,列入計劃擬解決或采納的占14.15%,作為工作參考的占2.33%。
錦江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法院、區檢察院、區人武部領導,七屆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區政協老領導代表,以及各街道黨工委、各功能區管委會、區級各部門、錦江發展集團主要負責人應邀參加開幕大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