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2日電 (衡歡)在西充縣城鄉燃氣搶險現場,總是雷打不動地出現袁小林的身影。他一身褪色的藍色工裝,頭戴安全帽,常年卷起的褲腿中沾滿泥土。
袁小林是西充愛眾燃氣有限公司運維管理部焊接組組長,1995年開始便投身于天然氣管道安裝和搶險一線工作。26年如一日,作為一名企業員工,他勤懇盡責,做好“傳幫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勤學苦練 西充愛眾“第一焊”

1995年,袁小林加入西充縣天然氣公司后,就投身管道電焊工作。為了盡快掌握管道焊接工作,白天,在實際操作中他向老師傅們虛心請教學習,記下技術要領,晚上,在燈光下他不斷鉆研理論知識,總結工作經驗。
“26年來,袁小林參與了西充縣域各類中低壓管道的安裝工作,累計完成近1000公里管道焊接工作。”西充縣天然氣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袁小林憑借多年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精湛的焊接技術,大家都稱他為西充愛眾“第一焊”。
同時,袁小林多次帶隊代表公司參加技能比武活動,取得個人和集體獎項;為公司發展獻言獻策,多次獲得年度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維修搶險 奮勇當先“領頭羊”

翻看袁小林的記錄本,泛黃的紙張上每一次搶險任務歷歷在目。當問到工作以來對哪次搶險任務印象深刻時,袁小林講起了幾年前的一次搶險工作。
2016年春節前夕,在進行“通球作業”時,球被卡在西充縣多扶鎮山上的某處管道內,導致全縣停氣。接到搶險任務后,袁小林立馬帶上工具奔赴現場。
“經過測算,當時球被卡住的位置大致在500米范圍內,但是精確位置不得而知。”袁小林說,他依次在100米處的管道上開口檢查是否有球通過的跡象,確定大范圍后,再減小開口距離仔細查找。
連續10多個小時的“苦戰”,結束任務的袁小林已變成了一個“泥人”。而他卻露出燦爛的笑容:“只要能恢復管線暢通,讓全縣人民過上歡樂愉快的春節,苦點累點不算啥!”
資源利用 “摳門的袁師傅”
“袁師傅技術過硬,工作認真,還有點摳門。”在西充愛眾運維部辦公室里,總是能聽到同事們這樣評價袁小林。
“舊管收起來,下次還能當護管用。”“用完發電機及時關掉,不能浪費。”……日前,西充縣勝利橋路段的燃氣搶險現場,袁小林又展示了他的“摳門語錄”。原來,同事們所說的“摳門”,是在戲稱袁小林對資源的回收利用和日常的資源節約習慣。
據悉,由于袁小林日常的回收利用和資源節約,每年為公司節省汽油300余公升、焊條50余公斤,節氣2萬余立方,節省資金5萬余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