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23日從成都市住建局獲悉,成都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已建成項目600個,郊(市)縣建成134個,超額完成年初目標。

2021年,成都市相繼制定出臺《成都市公園社區鄰里人家布局專項規劃》和《成都市公園社區鄰里人家建設實施方案》,推動構建公共服務與便民商業服務為一體的消費、集成服務場景,然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最受成都市民關注,尤其是公園社區鄰里人家的建設,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我就住在附近,今天孩子要打新生兒疫苗,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疫苗,有時也順帶逛逛超市買點東西回去,非常方便。”米娜家住成都市龍泉驛區同安街道同福社區,自從社區鄰里中心“龍泉人家”建成后,讓她真真切切體會到了方便。打完疫苗直接到旁邊超市買菜、買生活用品,如果時間趕不及,吃飯也可輕松解決。

除了便捷,通過“龍泉人家”等打造,社區居民生活品質也得到提升。“以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在對面,樓小各項設施設備也較陳舊,很難滿足現在就醫需求。”米娜稱,隨著“龍泉人家”等的建成,永輝超市入駐,極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生活。
據了解,“龍泉人家”借鑒、引進了新加坡新型社區服務概念——鄰里中心先進案例,同時結合龍泉驛本地特色,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區三大類的“龍泉人家”,是集合多種生活服務設施綜合建筑,從“油鹽醬醋茶”到“衣食住行閑”,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務。
走進同福社區“龍泉人家”,整體建筑分為地下兩層,地上5層。地下兩層有超市、停車場兩部分,地上5層有衛生服務中心、超市、餐館等。不僅如此,建筑后方還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銀行、藥店等。“就是一個服務居民生活的綜合體,未來隨著業態不斷完善,甚至連縫紐扣、擦皮鞋等細微生活服務,也可能在其中呈現。”成都龍泉驛區住建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科工作人員周俊稱,目前龍泉驛區首批7個“龍泉人家”已建成投用,位于東安街道、十陵街道和龍泉街道的4個“龍泉人家”項目正加緊建設。
此外,為解決停車難題,成都市住建局會同成都市交通運輸局通過開展停車需求摸底調研,選取33個停車難問題突出區域,制定《成都市中心城區2021年公共停車場建設方案》。目前33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其中包括新華公園停車場在內的11個停車場已投用。
新華公園周邊學校、小區眾多、商業服務發達,人口密度高,公園緊靠新華大道,周邊其他通行道路均是70年代建設的城區雙車道,因停車泊位不足,道路全被占道停車給利用,片區居民出行難、停車難問題突出。“先對周邊停車需求進行摸排,最終確定缺口約500個。”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稱,廣泛征集群眾對停車場功能需求后,2021年10月在新華公園建成公共停車泊位達468個的停車場,有效緩解了市民停車難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