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2日電(吳平華 陳小雄 鐘曉梅 )“你看我們這個菜黃葉子、壞葉子一點都沒有,這樣種沒有問題吧?”近日,宜賓市敘州區的種植大戶謝奎如是咨詢到現場調研的農技人員。當前,在敘州區廣袤的田野間,春耕生產已悄然拉開。

謝奎是敘州區蕨溪鎮宣化蔬菜園的種植大戶之一,自己首次嘗試套種的瓢兒菜即將大量上市,他趁此機會拉著農技人員討教種植技術,咨詢下季套種品種,并展示自己菜品。
“首次嘗試套種有這樣的效果還不錯,但一定要注意套種的間距……”敘州區農技人員肯定了謝奎的種植方法,并向他囑咐其他種植要點。謝奎蔬菜種植面積有50余畝,本季種植的蔬菜主要有花菜、萵筍、上海青瓢兒菜等品種。到現在,他這季蔬菜已賣了3萬元余元。“現在我們農場主要的就是上海青飄兒白,大概有10萬斤左右,會馬上大量推向市場,會銷向宜賓、成都、浙江上海等地。”

據了解,蕨溪鎮宣化蔬菜園是敘州區岷江蔬菜園的核心區域,有蔬菜種植面積8000余畝。雖然年味依然還濃,但農戶們已經在園區內忙著打理蔬菜、整理土地,搶抓農時。除了一望無際的蔬菜園區,在該鎮的其他丘陵地帶,農戶們也在田間地里忙著翻耕蓄水,享受著春天收獲和播種的喜悅。
蕨溪鎮光明村郭珍樹老兩口種植中藥材姜黃近八年,雖然每年種植不到一畝地,但收入卻有3000元左右。今天趁著天氣晴好,他們一早便來到地里挖姜黃并且及時留種。
“種姜黃很可以,它產量高、不挑地、基本上種著就不用管了,向我們這種勞動力缺少的很適合,就在房前屋后就可以種。”郭珍樹邊挖地邊介紹道,“像我這么小的地就可以挖出一兩百斤,我去年挖了幾百斤,現在還有點,挖起來留種年底收成更好些。”
田間地頭,春和景明的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在農產品加工企業里,工人們也在忙著收購農戶們送來的姜黃,準備著開業后需要緊急發出的訂單。
敘州區紅祿種植專合社法人李祿萍介紹:“蕨溪鎮種植姜黃的農戶比較多,有1000余戶,在年后,這個鮮姜黃應該還能收到300噸左右,我們一年,就是這一季大概能收800噸左右,做成干姜是100噸左右,產值大概能達到200余萬。”
敘州區有著大城市、大農村的區情,近年來,該區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形成了“四園兩帶兩基地”產業空間布局,構建起“以油樟、糧、油、茶、果、蔬、桑、豬為優勢特色產業”的“1+7”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體系。為確保今年農產業經濟能夠穩步增長,敘州區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在保持蔬菜水果、生豬、水產等傳統優勢產業穩定基礎上,重點抓好油樟、早茶、牛、羊、禽、兔等特色產業快速增長,突出體現中藥材、花卉苗木等新興產業發展潛力。
“今年一季度全區農林牧業總產值預計可達到21.5億元,同比增長8%以上,為全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好了步,開好了局,也為全年的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夯實了基礎。”敘州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鄧光榮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