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5日電(吳平華 譚宇 陳任 )2月初以來,資陽市樂至縣全面啟動春蠶生產工作,通過“三早”舉措推進春耕備耕落地落實,取得顯著成效。

謀劃早。編制完成了《樂至縣蠶桑局2022年工作要點》《樂至縣蠶桑局2022年春蠶生產工作方案》,從經費落實、物資準備、組織實施等方面總體部署,結合樂至縣十五屆黨代會精神,謀劃啟動現代蠶桑全要素集成新園區二期、“糧-桑”套種、飼料養蠶、白僵蠶基地提質擴面、蠶桑文化博覽館建設等一批重點工作。現已落實春耕生產專項費用320萬元,電動桑剪200把,石灰、蠶藥、專用肥料等各類蠶需物資450噸,為全縣春蠶生產開啟了一幅春耕備耕新畫卷。
宣傳早。組織5個技術宣傳組30余人,結合科技下鄉、春送技術等活動,深入12個蠶桑重點鄉鎮、100個重點村,通過院壩會、廣播會、培訓會等方式,面向蠶農講解清園保墑、肥桑催芽、治蟲保芽、小蠶共育、多季滾動養蠶、消毒防病等技術知識,確保桑園管理到位、蠶前消毒合格。目前,已開展培訓會12場,培訓蠶農1800余人次,發放資料5000余份,桑園除草面積10.5萬余畝,桑園施肥面積達6萬余畝。
啟動早。為確保春節返鄉人員了解“中國桑都”的建設成效,春節期間,通過短信、QQ群消息等方式推送《給全縣蠶農的一封信》《2022年春蠶技術要點》,引進“回流”人員23名計劃發展家庭農場3800畝。節后,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走進田間地頭,詳細摸排桑園環境和桑樹生長情況,在桑園管理方面,指導翻耕除雜、開廂清溝;在桑樹施肥方面,詳細講解溝施、穴施、撒施、根外施等技術要領;在治蟲方面,介紹了桑尺蠖、紅蜘蛛、桑毛蟲等病蟲防治技術;在蠶前消毒方面,詳細介紹了“浸、掃、鏟、洗、曬、消”等消毒技術。目前,春蠶備耕工作已完成70%,預計2月底3月初全面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