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7日電 (吳平華 李柯)“真沒想到,我反映路燈不亮的問題,當天就得到了解決”。近日,珙縣巡場鎮龍祥社區居民張彬深有感觸的說,現在只要登錄“智慧珙州”微信公眾號,進入“群眾有話說”小程序,就可以進行事件上報,還能在線查看辦理狀態、辦理責任人及處理結果,很是方便。

“一端口一平臺”,暢通群眾訴求多元渠道。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持續鞏固提升全省首個縣級數字信息管理服務中心創建成果,全面整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問政四川、縣長信箱、網格化系統等各類訴求熱線平臺,開發“群眾有話說”微信端和民情臺賬系統,打造集“群眾出題、平臺派單、分級辦理、部門督辦、陽光公開、反饋評價、逗硬考核”等為一體的珙縣社情民意全流程收集辦理分析運用系統,形成以黨委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體系,打造“指尖”上的社情民意直通車。今年以來,已累計辦理各類熱線訴求1萬余件,回復滿意率達98%以上。

“三公開四聯動”,推動訴求辦理提質增效。充分利用縣中心、鄉鎮分中心、村(社區)服務站、黨群綜合網格“四級”聯動服務體系,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面對面”“心連心”與基層群眾進行交流,聽取群眾心聲、了解群眾訴求,推動解決群眾矛盾糾紛450余件。聚焦辦理公開、結果公開、考核公開“三個公開”,對群眾反映的訴求實行分級辦理,通過戶外LED顯示屏、村(居)務公開欄、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定期公開辦理結果和群眾反饋情況。截至目前,全縣各級各部門公開群眾訴求870余件,“智慧珙州”微信號公開曝光27期,公開事件160余件。
“一辦法一運用”,強化督查問責監督機制。出臺《珙縣社情民意全流程收集辦理分析運用系統運行管理辦法》,實行“常態化收集、銷號式辦理、動態化公示、驗單式獎懲”工作機制,把社情民意辦理和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各級各部門年度目標績效管理綜合考評體系,實行單項扣分管理,并與干部職工績效考核評估掛鉤,對工作不敢擔當、作風漂浮、弄虛作假等履職不力問題進行嚴肅問責。
“黨和政府的工作成效如何,最終還是要通過群眾是否滿意這把‘標尺’來衡量”。珙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清嵐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多聽民意、為民解憂,讓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有個說法’,得到解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