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7日電 (毛小琴)“黨旗在飄揚,映紅了心中的期望,黨旗在飄揚,不變的是夢想……”這段優美的旋律,引起了即將退休的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書記李強的回憶,“2016年,什邡市電影公司改革,我作為原電影公司經理,被分流到文化館擔任黨支部書記,那時我對黨建工作不熟悉,對文化藝術工作也不專業,但正是這一番工作的調整成就了我的藝術夢。”

近年來,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通過抓實理論學習、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服務擔當,不斷提升黨支部的戰斗力,取得了良好實績,從“軟弱渙散”黨組織變成了基層黨建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抓學習、強武裝,辦好“紅色課堂”
隨著選手柔美的歌聲,全場黨員齊聲奏唱《唱支山歌給黨聽》,主持人宣布給文化館黨支部加10分,這是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在什邡市文體廣旅系統黨史知識競賽這堂特殊的紅色課堂中的一段剪影。
近年來,該文化館黨支部精心“烹制”黨員干部“提能套餐”,采取體驗式學習方式,結合自身優勢,創新開辟“電影黨課”平臺,率先開展“電影中的黨史”電影黨課、黨員干部夜校黨史學習教育“電影黨課”等活動,主動參加黨史知識競賽、“信仰的力量”慶祝建黨100周年誦讀大賽,以參觀“信仰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檔案展巡展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等。
同時,依托什邡紅色資源,組織黨員干部走進什邡烈士陵園、“賡續革命精神,汲取信仰力量”什邡紅色文物展等地,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把黨性教育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從傳統說教向身心體驗,為理論學習增色添味。采取豐富“配菜”、黨員“點菜”、支部“上菜”的“訂單式”、“送服務”上門的形式,為全市15個單位、村(社區)辦起了“電影黨課”,使理論學習“趣味”更多、“黨味”更濃、“回味”更久。
抓隊伍、強素質,鍛造“紅色尖兵”
2021年4月9日,在什邡市湔氐鎮龍泉村的文化廣場上,隨著舞蹈《紅紗巾》舞步開始,主持人宣布什邡市“建黨一百年黨旗在飄揚”紅色文藝輕騎兵送文藝演出下鄉活動正式啟動。
近年來,為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以“三強一樹”為抓手,即強黨性、強業務、強素質、樹形象,扎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支部黨員以黨性教育助推文藝創作,創編音樂快板《黨旗勇向前》等原創和改編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精品文藝節目9個,其中原創歌曲《輝煌時代》入選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網信辦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優秀作品獎。
同時,把一名黨員作為一名帶頭人,成功組建了紅色文藝輕騎兵、紅色電影放映小分隊和紅色文藝宣講小分隊等隊伍25支,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全市開展政策宣講、文化普及等工作。
抓引領、強動力,筑牢“紅色堡壘”
“戰疫情、有時日,大防控、雖降級,但風險、尚未去……”李支書哼著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原創的三字經《抗役未到松勁時》來到什邡市御景園,耐心地向前臺工作人員交代,“請嚴格按照體溫檢測、人臉識別、查驗大數據行程卡和簽訂承諾書‘四步工作法’對入住賓客進行登記入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按照什邡市文體廣旅局黨委的統一安排,成立了城區酒店防控組4支,負責對城區24家酒店賓館的入住信息等進行全面排查。兩年多來,黨員干部每天堅守在城區酒店疫情防控一線。特別是2022年春節,什邡市文化館黨支部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實行“1+2+4+24”模式,即“每天1名支部委員帶隊、2名黨員干部、4支排查隊伍、24小時待命”的工作制度,加強值班值守,確保做到放假不放松、防控防到位,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豎起一道“紅色防火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