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4日電 (鄭云霞 陳佼月)2月24日,在海拔1100米的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折耳根種植基地,連續幾天的陰雨和強降溫后,趁著晴朗好天氣,折耳根種植戶們背上背簍和口袋,扛起上農具,開啟一年一度的折耳根收割之旅。
走在方元村田坎上,村民梁元江一家正在田里忙著收割成熟的折耳根。掀開防凍稻草和塑料膜,一根根嫩芽像打探春天氣息的小腦袋,一片片鮮嫩的折耳根葉亭亭玉立,密密麻麻地擠滿了田間泥土的空隙。用特制的釘耙撬起一塊土壤,里面布滿了盤根錯節的折耳根。
“我家種了5畝折耳根,畝產3000多斤,按每斤均價3元計算,有9000多元的收入,”村民梁元江一邊揮動著釘耙一邊說道。梁元江說現在的市場收購價還比較可以,如果是旺季價格還會高一點,現在折耳根已成為他們全家生活和開支的重要支柱。

裝滿三大口袋,沿著公路,梁元江用手推車把它們送到自家門口的“清洗車間”。在這里,有一條清澈流動的水渠,還有梁元江用鉆地機改裝成的專業折耳根“清洗機”。梁元江換上作業服站在水渠里,拉起開關,機器發出轟轟兩聲響,兩塊橡膠板如同左右手,迅速地轉動著,折耳根褪下了滿身的泥土,露出了白白嫩嫩的“面容”。
另一旁,梁元江的妻子羅永連和幫忙的鄰居正在整理清洗好的折耳根,將不要的根莖摘掉,確保運送出去的折耳根質量上佳,能賣個好價錢。梁元江的兒子將處理好的折耳根打包裝箱,運往城里銷售,望著滿滿一車的收獲,梁元江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據合樂苗族鄉方元村黨支部書記陳長科介紹,近年來,方元村依靠黨建引領,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動村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多元發展農村經濟,目前該村種植折耳根100余畝,期待村民辛勤勞作的成果裝進廣大市民的“菜籃子”里。
在合樂苗族鄉,折耳根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餑餑”,從鄉村走進縣城,從餐桌步入盛宴,折耳根深深扎進土壤里,更深植在群眾的心田里,“方元”十里飄香著幸福味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