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從巴蜀走向世界的“平教使者”——評苗勇《晏陽初》
2022年03月01日 13:4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日電 (鄭娟)作為曾在上世紀40年代與愛因斯坦、杜威等一并評為“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出生于四川巴中的晏陽初的大眾熟知度并不甚高。為了“寫出心中的仰望”,讓更多的人“熟悉他,理解他,記住他,緬懷他”,作家苗勇殫精竭慮創作了長篇傳記小說《晏陽初》,表達了其對晏陽初的桑梓之情與敬仰之意。該書基于真實的取材,以詩性話語融入人文的溫情底色,在歷史的長河中勾勒出了晏陽初的真實輪廓,歌頌了現代化過程中一代偉人在平民教育上的豐功偉績,是符合“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典型之作。

苗勇著長篇傳記小說《晏陽初》。
苗勇著長篇傳記小說《晏陽初》。

  晏陽初一生都致力于平民教育事業,曾被盛贊為“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運動”,其“務把文盲除盡”的決心與毅力使人“深致敬佩”。在該傳記中,苗勇更是將之比作為“平民教育”而生的“使者”。在苗勇筆下,“晏陽初”的形象構建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即巴蜀文化浸淫下穩中求破的文化性格生成、平民情結的萌芽生長與平民教育實驗的展開,以及晏陽初悲天憫人的人格與世界影響力。

  走出巴蜀:晏陽初的素養沉淀與巴蜀文化的勾連

  在文化傳統層面,清末明初的四川顯現出獨特的盆地文化特征。群山環繞之下的偏僻地理位置雖造成了川人文化性格上的相對保守封閉,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在不斷激發著川人掙脫盆地桎梏、創造新的生活的決心和勇氣。因而盆地的環境造成了川人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文化特征。

  而晏陽初于1890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其父晏美堂作為文星街傳授四書五經的私塾先生,雖秉承著“舊學”,卻并不排斥嚴復、梁啟超等理性“新知”的輸入,他對晏陽初的教誨也正是體現了巴蜀文化包容多元的內在特質:一方面,他言傳身教,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仁義思想潛移默化地深入至晏陽初的靈魂,使“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思想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最終將其承載的民本思想的火光燃成了閃耀世界的火焰;另一方面,其父雖處僻遠之地,卻始終關注著當時的國情變化,苗勇在描述其父思想的開明之處時還特營造和還原了當時巴渝的茶館人文氛圍,即文人相聚呷茶以聊天下。從其對話內容來看,其父及其詩友除了嘆息國勢衰微的大清,還初步涉及到了對西學的看法以及追求學風革新的渴望。而晏美堂與福音堂洋教士的交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晏陽初的文化素養的形成。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下,晏陽初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汲取了西學的科學教育之長。巴蜀文化的“封閉性”和“開放性”微妙地集中于晏陽初身上,使之最終成長為沉穩而又不失進取、保守而又不失想象的文化性格。苗勇在該書中著了不少筆墨來描述晏陽初素養的沉淀與巴蜀文化的勾連,其中還穿插了不少關于晏陽初性格養成期間發生的種種趣事和轉折,這種生活細節的勾勒是目前晏陽初研究所匱乏的,文學性和特殊地域文化的渲染是該書的一大亮點,晏陽初的文化性格和修養志趣的生成由此顯得更為活潑生動。

  深入民間:晏陽初的平教實驗與平民情結

  在苗勇的筆下,關于晏陽初的“定縣試驗”占據了很大的篇幅。在其娓娓道來的敘述中,一個有溫度、有良知、關注底層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民族情懷的“晏陽初”形象躍然而出。

  晏陽初的“定縣實驗”是其平民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在這一階段,他清楚地認識到了中國鄉村存在著“愚、貧、弱、私”四大病根,并指出四大病根之間存在復雜的內在連結性。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在定縣扎根十年才逐漸摸索出了以“四大教育”(文藝教育、生計教育、衛生教育、公民教育)和“三大方式”(學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會式教育)為核心的平民教育體系。

  苗勇該書第五、六章梳理該實驗時多次引入了晏陽初與不同的村民對話與交談的場景,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細枝末節的還原更是彰顯出晏陽初作為“革命者”的主人翁意識與“傳教士”的救世觀,即以教育來革除惡習敗俗,去舊創新,深入平民中去,探索人類良知。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對我的上帝和生我養我的土地起誓:我將用我的雙手和靈魂投入工作,直到打碎將我們的人民束縛在貧困、無知、疾病和自私之中的鎖鏈……!币蚨,在構建“晏陽初”形象的過程中,苗勇將其所顯露的“平民情懷”作為了其形象闡釋的一個偏重點。實際上,苗勇也注意到了晏陽初的民間意識與民族情懷是不斷生長著的,他在前幾章中也多次提及晏陽初與底層平民的交往,說明晏陽初對底層人民始終處于一種深度注視的狀態,而“定縣實驗”則是體現其深入廣大群眾,走進群眾內心一個更為鮮明的典型案例。

  走向世界:晏陽初的平教信仰與全人類的祛昧

  在苗勇的筆下,晏陽初不僅僅是中國的晏陽初,更是世界的晏陽初。作為“世界中”的晏陽初,始終秉承著“人有免于愚昧無知的自由”信念,以培育“素質更好的人民”為己任,終生都致力于為世界底層人民打造通往智慧之門的鑰匙。

  早在一戰時期,剛從耶魯大學畢業的熱血青年晏陽初心系歐洲戰場的中國勞工,便只身來到法國展開了一系列的識字教育,由此開啟了開發“腦礦”“作育新民”的神圣事業。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晏陽初更是將其視野放置全球,將平教會建立之初的口號“除文盲,作新民”擴展為“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并將在中國定縣實驗經驗廣泛地推廣投入至亞非拉國家的鄉村建設與農村改造實踐中去。漫漫數十年,晏陽初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加納、古巴、危地馬拉等國成立了多個平民教育組織,帶給了那些積弱貧困地區以及最偏遠地區的人們以知識的馨香。

  從苗勇的闡釋來看,與其說晏陽初是在拯救那些發展中國家底層人民逃離貧困、愚昧與鄙薄,不如說是他向他們指明了一條“自我拯救”的道路,他解放了勞苦平民的心智與精神,使他們意識到自身素養的提高才是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理念是極具全面性和全民性的。作為第一個有效地將本土的平民教育理論和鄉村教育制度推廣至全世界的中國教育家,晏陽初以“宗教家的精神”為全人類的心智開化作著努力。他的貢獻是“賜于未來一代最寶貴的財富”,他的歷史存在是全人類的福祉。

  縱觀晏陽初的傳奇一生,他對教育始終懷有一顆虔誠的赤子之心。從巴蜀走出的晏陽初性格保守中又帶著張揚,在深入定縣時其大膽的嘗試與理性的試驗又顯示出他親和而深入群眾的一面,而走向世界的晏陽初更是將其平民教育的信仰體現得淋漓盡致。苗勇的這本書正是通過詩性的語言向我們構建了這樣一個豐滿的“晏陽初”形象,讓我們看到了晏陽初參與現代化對話的能力與成就。盡管在史料收集、考據與整理層面,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但苗勇還是較為細致地還原了一代偉人的精神耕耘史,讓我們真實地體驗到了晏陽初身上所流淌著的火與歌。

  除此之外,苗勇在后記中曾談及該傳記的創作不僅是贊頌一代偉人晏陽初的豐功偉績,也包含著一種彰顯巴蜀特色地域文化的意圖。因而他在以編年的形式敘述晏陽初的傳奇一生時還穿插了諸多流傳于巴蜀地域的騷人趣事、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以及傳統歌謠,這不僅豐富了文本內容,也展示了巴蜀特有的風土人情與文化內蘊,這對弘揚巴蜀文化、展現中國魅力是非常具有價值的。(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中文a∨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夜夜夜久久久综合视频 | 亚洲熟伦丁香五月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