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4日電(蒲振韜) “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邁上3000億元臺階,達到3100億—34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超過12%。”“以八大產業為重點,增強成都文創全球競爭力。七大工程為支撐,為世界文創名城建設筑基賦能。”……近日,《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為成都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規劃圖”和“時間表”,標志著成都市未來五年世界文創名城建設具備了綱領性指引。這也為武侯區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成都將構建“極核輻射、一圈環構、兩翼齊飛”的全市文創發展新格局,武侯正是新格局下的“動力核”之一。
以市場為導向 推動文創產業集群發展
武侯區坐擁武侯祠、望江樓、成都音樂坊、玉林街道、天府芙蓉園等諸多成都的文化地標和文化品牌。做優做強中心城區文化傳承創新等核心功能,近年來,圍繞“天府文化”,聚焦“文創武侯”建設,武侯區的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加快建設,綠色公園場景不斷營造,公園城市形態逐步顯現,積蓄起高質高效、向上向好、創新創造的武侯文創新勢能。
“以市場化發展為導向,通過集中集群發展,品牌內涵不斷提升,優勢企業不斷涌現,產業競爭力和整體實力快速躍升。”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建圈強鏈,武侯區以“錦江濱水文創帶和環城生態文旅帶”為引領,逐步形成以四大歷史風貌片區為核心的空間格局,文創產業上下游企業加速聚集,產業鏈不斷培育壯大。2016年-2021年,全區文創產業增加值從26.49億元增長到143.24億元,翻了5倍。

現如今,武侯區培育了4棟文創專業樓宇孵化基地,利用工業遺存開發BY1906創意工廠和梵木Flying國際文創公園等文創園區,成功創建天藝·濃園博覽園、力方視覺廣場等6個市級文創產業示范園。引入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西部總部、華錄新媒建設西南總部等市級重大項目17個,培育華博正火、力方科技等品牌文創企業10余家。
截至2021年底,武侯區共有30條文創街區、374個文創空間。各類文創產業化項目達到100個,覆蓋傳媒影視業、音樂藝術業、文體旅游業等全部8大門類,總投資超600億元。
擁有好的文創環境還需好的政策配套。為促進產業發展,武侯區相繼制定了《建設“文創武侯”行動計劃(2018—2021年)》等產業指導性文件和產業綜合性政策,先后投入8000余萬元扶持文創項目160余個。協助200余個項目(企業)申請到省、市級各類專項資金近億元,成功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創新力帶動力強的高層次文創人才和頂尖團隊。
以《規劃》為指引 培育文化經濟新增長點
此次《規劃》的發布,為武侯文創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如何抓住新機遇?隨著企業加速聚集,文創產業逐步擴大,武侯區已有更大謀篇布局。
據了解,武侯區將緊緊圍繞中央、省、市重大戰略部署,推動文創產業協調發展,以創意設計、現代時尚、文博旅游、音樂藝術、數字文創、傳媒影視為發展重點,策劃引進一批有全球標識度的重大項目,通過各自的資源稟賦與文化特色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促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文化經濟新增長點。
比如,構筑太平園5G創意城、眾創產業谷、晉陽創意藝術商城等創意設計體驗空間,前瞻布局創意視聽新賽道,以三國蜀漢城項目建設為牽引,通過文博沉浸體驗場景、特色文旅街區場景、文旅主題演藝場景、賽事節慶活動場景等多元文旅消費新場景打造,建設世界三國文化旅游目的地。
“通過努力,到2025年,全區文創產業增加值超過220億元,力爭達到240億元,占GDP比重12%以上。文創產業發展水平邁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第一城區方陣。”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推動《規劃》內容落地落實,武侯區將進一步加強“文創+科技”“文創+旅游”“文創+商務商貿”“文創+體育健康”等行業的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