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4日電 (林玲)“通過簡易審理程序,針對酒駕、吸毒、賭博等事實證據比較清楚的行政處罰類案件,我們可在1個小時內完成制作審理文書,并在1天之內審結。”近日,德陽什邡市紀委監委審理室干部劉瑤和同事表示,有了“秘密武器”后,他們的工作效率大為提升。
換屆后,隨著不少“新鮮血液”的注入,基層紀檢監察隊伍能力素養參差不齊的弊端逐漸顯現。為適應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需要,2021年4月,市紀委監委啟動集“文書生成與識別、流程引導與管控、統計分析與預警、法規學習與查閱”四項功能于一體的案件審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劉瑤口中所說的“秘密武器”,正是今年1月投入使用的該系統一期工程中的“辦案文書助手”和“案件審理平臺”。
以前想要編輯文書,辦案人員首先要花大量時間通過網上或書籍查找相關黨紀法規,同時案件辦理中還面臨著審批環節多、程序文書多的問題,不僅耗費辦案人員大量精力,還會因為時間緊張、把關不夠,導致文書質量參差不齊。如今,“辦案文書助手”中加載了50余種常用文書模板和非常用文書模板,使用人在案卡編輯項錄入基礎數據后,選擇所需文書模板,即可一鍵生成多份文書,不但能讓因基礎數據的重復錄入而出現的一些低級錯誤得以避免,更能讓新手們在系統的指引下,對辦案流程有更加清晰、完整的了解和掌握。
在案件進入審理階段后,辦案人員將所有案件卷宗按照所屬類別逐一掃描錄入“案件審理平臺”,平臺中的智能分辦模塊將會根據案件性質和審理人員手中案件持有數量等進行綜合分析對比后,智能推薦分辦處理建議,并對所有處理流程與結果自動歸檔形成永久電子檔。此外,“案件審理平臺”還在案件移送、受理、辦理、處置、執行等環節設定了相應評審要求和完成時限,并通過“三色預警”即時監督模式,嚴格留置案件時間管理,實現操作軌跡“留痕”,最終達到“用系統固化辦理流程、改進工作質量,用科技降低人為失誤、提高工作效率”的良好效果。
為提高辦案人員黨紀黨規的運用水平和定性量紀的準確性,系統中還專門設置了“紀法專欄”板塊,并將60余種常用黨紀黨規及150余個典型案例等收入其中,為紀檢監察干部搭建起查詢、參考和學習的在線平臺。同時,市紀委監委更通過“全員參審”培訓計劃對“新兵”開展線下定向培訓,以“老帶新”的方式快速提升基層一線紀檢監察新人參與辦案和審理的能力。
“案件審理信息化系統是什邡市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探索和嘗試,更是助推‘辦案新兵’變‘辦案尖兵’的生動實踐。”什邡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案件審理信息化系統自試運行以來,已幫助“辦案新兵”快速審理了20起案件,100%實現了辦案線上線下有效銜接、簡易程序案件一鍵審理、文書一鍵生成、辦案流程規范化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