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7日電 (周巧 何嶼桐)3月7日一大早,清晨的陽光灑向田野,德陽市旌陽區東湖街道新華社區的林下大棚一片生機勃勃,一個個呈褶皺狀的羊肚菌撐開了“傘蓋”。

羊肚菌是一種食用、藥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呈褶皺網狀、狀如羊肚而得名,又稱為羊肚菜、羊蘑。它富含18種氨基酸,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市場前景廣闊。2021年3月,盧平經過多次考察,發現東湖街道新華社區林下有一大片空地,他決定嘗試林下種植羊肚菌。
沒有樣板、沒有經驗、種植會不會失敗?在盧平猶豫不決時,他找到了四川天府農業大師蘭順明,希望能取到“真經”。在和蘭順明溝通交流和實地調研后,得出結論,東湖街道新華社區這一片林地具備種植羊肚菌的條件。

去年8月,盧平將新華社區300余畝林地租下,開始整理土地、施肥,12月初播下羊肚菌種子,并通過蓋薄膜的方式,控制菌種周圍的自然溫度和濕度,降低不利自然氣候因素對羊肚菌生長的影響。
眼下,正是羊肚菌成熟的季節。如今,林下種植的羊肚菌初見成效,一個個羊肚菌破土而出。“預計3月中旬,這片林下羊肚菌將迎來大豐收,畝產超500斤。”盧平高興地說。
“林下經濟具有‘不與糧爭地,不與農爭時’的特點。”蘭順明介紹,羊肚菌是旌陽區的一個特色產業,近幾年發展比較迅速,但土地利用率其實并不高,通過探索林下種植羊肚菌的方式,為產業發展找到了新路子。

據悉,近年來,旌陽區科學謀劃,積極探索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充分利用現有林地與自然優勢,發展林下羊肚菌種植,走出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子。旌陽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探索創新產業發展新模式,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逐步實現產業旺、村民富的美好愿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