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6日電(吳平華 楊雪怡 張興渭)老舊院落改造如何做到既科學合理,又最大可能的滿足居民的需求,規劃設計顯得尤為重要。25日,府南街道“幸福改造”公益社區規劃師授牌暨幸福改造課堂開課儀式在同德社區舉行。
府南街道首批招募的12位公益社區規劃師正式授牌亮相,他們將走進老舊院落,實地勘察院落具體情況,和居民面對面召開壩壩會,了解收集居民的改造心愿和訴求,以專業設計知識、豐富實踐經驗深度參與改造策劃設計全過程,帶動轄區老舊院落高水平、高標準改造。
多家知名設計單位爭相參與

府南街道老舊院落改造工作啟動后,街道同步啟動了面向全社會招募公益社區規劃師計劃,短時間內,收到了眾多設計單位團隊與個人的報名。“大家的參與老舊院落改造的熱情度大大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非常踴躍積極,很多國內知名建筑設計單位報名參加,熱心的個人也很多,充分體現了社會參與和共建共享,我們更有信心和決心將老舊院落改造工作做好,讓老百姓受益。”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
儀式現場,活力營城(成都)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致瀾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境致(成都)景觀設計有限公司、成都基準方中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建筑設計單位企業設計師上臺授牌。
“非常榮幸能夠成為一名公益社區規劃師,希望能發揮我們的專長參與院落改造、社區治理,提升院落美觀度、舒適度,幫助居民解決實質性的問題,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推動幸福改造,讓居民生活更美好。”中建西南院人居建筑設計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建筑師夏煒說。
兩位居民成為首批社區規劃師

還有4位以個人身份報名的市民,也現場授牌成為公益社區規劃師。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兩位是轄區居民,他們是徐中義和曠招榮。
今年70歲的徐中義住在石人巷5號院,今年他們院落也被納入了老舊院落改造范疇,目前,院落已經實現了100%簽約。從去年底啟動院落改造工作后,徐中義就非常關注院落改造,得知街道在招募公益社區規劃師,他第一時間就報了名。“我在院子里住了15年,對這里非常有感情,我想盡自己的一點心力,為院落改造做事。”
徐中義根據居民們的改造需求,畫了院落改造設計草圖,一份平面的,一份立體的,“我畫得很簡單,完全無法和專業的相比,但可以反映和體現居民的共同改造心愿和訴求。”院落大門咋改、活動室設置在哪……別看他畫得設計圖很簡單,卻非常費心,前前后后根據居民們的想法與實際情況,修改過很多次。
徐中義說,他從年輕就喜歡畫畫,這個愛好一直堅持到現在,兒子受他的影響,成為了一名建筑設計師。“我平時經常看到兒子繪圖,也偷師學了點藝,學了一些皮毛,希望為院落改造盡綿薄之力。”
家住攀鋼苑的曠招榮在業主群里看到公益社區規劃師招募公告,他撥打了上面的報名電話給自己報了名,聽說自己被選上成為了首批社區規劃師,他感到非常激動。從事建筑行業的他希望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為院落改造出謀劃策。“我覺得老舊院落應該強化功能提升,比如老人、小孩的活動區,小區道路的規劃,能否做到人車分流等等,都應該是改造設計的考慮內容。”
開幸福改造課堂提升自治水平
授牌儀式結束后,街道幸福改造課堂正式開課。成都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事業部總監華軻當起了首堂課的主講老師,以“美好生活發生地,全齡友好幸福家”為主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生動具體的調研案例,向居民們分享了老舊院落改造設計的要點。
“為了這堂課,我們前期開展了2次現場調研,采訪5類人群,拍攝照片200余張,包含街道環境、小區環境、居民樓外立面、居民樓樓道及屋頂多個方面,后續還將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地踏勘現場、調研民意。”華軻說,通過實地調研,收集到了涉及私搭亂建、豎向交通、公共空間、內部停車、基礎設施管線、立面風貌等多方面的問題。“我們將根據院落狀況分類分級提出規劃設計建議,以“一院一特色”為策劃思路,講好院落故事。”
半小時的課堂,居民們聽得聚精會神,不少人還拿出了紙和筆,一邊聽一邊做記錄,生怕錯過每個細節。“光聽社區規劃師講,我都覺得好激動哦,我已經開始想象居住在改造后的院子里,大家的生活有好幸福。”一位居民說。
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幸福改造課堂為平臺,就老舊院落改造設計基礎知識、思路手法、路徑愿景以及物業管理、院落治理等長效治理方面開展培訓交流,為社區和院落有效賦能,提升社區工作者、居民骨干推動院落改造和后續治理的能力,不斷增強基層治理活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和幸福府南。
當天,街道還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居民骨干來到西南街社區、武侯祠東街4號院、琴臺路琴韻浣花、大慶路86號等近年成功改造的院落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完)